秋风送爽,五谷飘香,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粮食安全乃是国计民生的永恒课题,是须臾不可松懈的“国之大者”。回首今年征程,夏粮克服局部旱涝挑战,产量稳居历史高位;早稻亩产突破四百公斤大关,写下增产新纪录;秋粮作为全年压舱石,虽经风雨却长势如常,孕育着又一份丰收的希望。这一切,源于政策行动的全面保障,源于防灾减灾的周密部署,更源于“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定力。颗粒归仓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应对风浪的底气,更是稳定中国经济基本盘的磅礴力量。
乡村的价值,在丰收时节愈发璀璨夺目。“千万工程”的经验如种子般播撒四方,催生万千乡村的美丽蜕变。丰收节庆活动中,既有“村晚”的欢声笑语,也有民俗嘉年华的文化传承,更有乡村美食带来的舌尖盛宴。这些生动场景,超越了单纯的经济产出,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乡村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与社会之和。 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幅既焕发现代文明、又饱含田园诗意的和美乡村图景,证明乡村不仅是生产的空间,更是值得向往的美好生活家园。
丰收的果实,最终由农民创造,也理应由农民共享。让丰收节真正成为农民的节日,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让“田秀才”“土专家”崭露头角,全社会对农业技能的尊重油然而生;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转化为农民可感可及的实惠。这份沉甸甸的尊重与实实在在的实惠,正点燃农民心中多种粮、种好粮的火热激情,汇聚成投身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一支有力量、有技能、有尊严的新时代农民队伍,正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坚实基石。
农民是主体,科技是翅膀。支撑农民增收、驱动农业腾飞的关键引擎,正蕴藏在欢庆丰收所彰显的澎湃创新动能之中。今天的丰收,越来越闪耀着科技的光芒。丰收节如同一扇明亮的窗口,生动展示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优质种质资源为产业注入“芯片”级动力,智能农机装备大赛比拼着“硬实力”,物联网、大数据则悄然织就农业生产的智能之网。智慧农业的蓬勃发展,让传统农事焕发全新活力,为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开拓无限可能。科技之光,洒满金色田野,深刻重塑着生产方式,倍增着土地效率,为端稳、端好中国饭碗注入着永不枯竭的创新动能。
从筑牢大国粮仓到绘就振兴画卷,从激扬农民伟力到驱动科技引擎,中国农民丰收节承载的时代意义愈发深厚。它既是庆祝过往辉煌收获的盛大节日,更是启航未来壮丽征程的崭新起点。那铺展大地的丰收金黄、洋溢在农民脸上的真挚喜悦、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共同交织成这个金秋时节最动人心魄的风景。我们坚信,丰收的故事,必将岁岁续写;耕耘的脚步,永远铿锵向前。在迈向农业强国的伟大征途上,每一份辛勤的汗水都值得最高的礼赞,每一个沉甸甸的丰收都孕育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