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第二届长江考古联盟学术研讨会召开 近两百专家学者在汉共话长江文明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高一致、李栖梧)为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推动长江流域文物考古交流合作,9月23日,第二届长江考古联盟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开幕。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全国各地的近两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谱系、技术发展、文化交流以及考古理论方法创新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研讨。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长江考古联盟各省市考古工作者携手并肩,围绕“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在长江文明的起源探索、演进历程、区域文化互动、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地处长江之“中”的湖北,在“十四五”期间,考古工作保持奋进态势:4个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5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重大项目立项;新增1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考古标本库房、神农架考古院士工作站、钟祥边畈考古实习基地等建成并投入使用;出版《盘龙城(1995~2019)》《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等考古报告10余部,《江汉考古》持续列入中文社科核心期刊;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开展中越、中蒙联合考古;新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家,2个项目获评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推介项目,“郧县人”写入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考古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志岩在开幕式上称,长江考古联盟自倡议成立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影响力、话语权的目标引领下,不断推动学术资源共享、研究成果共创、文明价值共识。本届研讨会聚焦学术前沿,共谋发展大计,必将进一步激发长江流域考古工作的合力,为保护好长江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提供坚实支撑。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飞在开幕式上称,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举办长江考古联盟学术研讨会,必将有力推进长江流域考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结出新的硕果。

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黄学龙表示,湖北是长江文明形成的关枢之地,长江文化的集中涵养之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首提之地。湖北正加快建设长江文化高地,连续举办了两届长江文化艺术季活动,省委批准成立了长江文化研究院,基于此平台还成立了长江文化国际传播中心。长江考古联盟去年在鄂成立并连续举办两届学术研讨会,将继续携手联盟单位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把长江流域丰硕的考古成果研究透、阐释好,更好地弘扬长江文化、传播长江文明。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佟薇称,长江不仅是经济之河、生态之河,更是文明之河、文化之河。系统开展长江文明溯源研究、科学阐释其文化基因及演进机制,对于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着关键的作用,对于深刻揭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江考古联盟单位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和夏商文明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聚焦长江流域关键遗址的系统发掘与综合研究,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系统展示长江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考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主持,开幕式后,在湖北考古博物馆开展了长江考古联盟系列活动,举行了长江考古联盟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下一届主办方交接仪式以及《长江文明溯源展(数字展)》和《垄上春秋——苏家垄遗址陈列》线上展开幕式。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成果》新书座谈会。

研讨会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考古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得到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及长江文化研究院的指导。

(图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第二届长江考古联盟学术研讨会召开 近两百专家学者在汉共话长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