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夏天、叶涛)“以前为领一个辅具,得翻山越岭跑几十里路,现在动动手指就送到了家……”9月19日,利川市忠路镇老屋基村肖大妈高兴不已。原来,通过市残联的“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她只用在手机上操作,坐便轮椅很快便快递到家。
今年以来,利川市残联打造“线上评估+快递到家”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新模式。一批由残联党员骨干带头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进村串户开展面对面评估、手把手教学,已完成1441户残疾人家庭的精准适配。
党员冲锋在前,力量下沉一线
利川地势崎岖、村落分散,残疾人出行尤其困难。市残联党组组建数字化服务攻坚小组,带领专业党员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利川市残联专业党员服务队员现场演示拐杖安装办法。通讯员供图
他们不仅帮助残疾人完成线上申请,还细致开展需求评估,建起个人信息档案。在元堡乡牛角村,党员服务队仅用半天时间,就高效完成了全村53户残疾人的评估与适配工作。“有党员带头,加上新技术支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速度!”现场的市残联康复科工作人员由衷地赞叹。
根据残疾类别、等级、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利川市残联提供真正“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辅具适配,让每件辅助器具都实用、好用。
党群同心接力,服务直抵心坎
线上申请提交后,服务并未停止。利川市残联主动对接辅具供应商和物流企业,确保所有适配辅具在7个工作日内送抵残疾人手中。
面对行动特别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党员志愿者还会通过视频连线“一对一”远程指导,或直接上门帮助安装、调试,并耐心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真正实现了从“送到”到“用好”的无缝衔接。
家住都亭街道灯塔巷的肢体残疾人小范,在收到崭新的轮椅后,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上门教会他如何操作和日常维护。“他们服务特别细心,连以后的维修都帮我们想到了!”小范的母亲说,党员志愿者真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数字赋能民生,初心照亮征程
目前,利川市残联已全面完成年度辅具适配任务。“这不只是完成任务,更是服务品质的提升。”利川市残联负责辅具适配的工作人员介绍,“线上适配”既减轻了群众奔波之苦,也大幅提高了服务效率,尤其解决了偏远山区残疾人的实际困难。
近日,元堡乡友联村又迎来一批辅具快递。看着手机屏幕上残疾人朋友发来的笑脸和感谢,党员工作人员小李忘记了整日协调的疲惫,欣慰地说:“虽然工作琐碎辛苦,但看到大家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自信,这一切付出都格外有意义。”
“只要心中装着群众,就能凝聚先锋力量、克服千难万阻。”利川市残联负责人坦言道,让科技发展惠及于民,让暖心服务渗透每一个角落,护航残疾人点亮希望、融入社会和拥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