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通讯员陈科先)“我写了借条,这顶多算经济纠纷……”面对民警讯问,嫌疑人周某依旧嘴硬,试图用一张欠条掩盖犯罪事实。然而,武汉洪山警方经过细致调查,让这起以“名校内部指标”为诱饵的诈骗案真相大白。
今年5月,正值升学登记,市民曾女士却为此犯愁:马上升初中的女儿成绩好,但她对对口初中却不满意。曾女士跟朋友周某闲聊此事,周某说有个朋友能帮忙,可通过内部渠道将孩子安排进武汉某知名中学,但需打点费。焦虑的曾女士一口答应,当天支付了1万元定金。后来周某又称要请客吃饭、包红包,曾女士相继转账12次共计12万元。
8月底,眼看身边同学陆续到新学校报到,曾女士的女儿却迟迟没有收到名校入学通知。曾女士联系周某,却被对方以“事情正在办理,再等等”等理由搪塞。多次协商无果,周某也不退钱,曾女士9月15日向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和平派出所报警求助。
民警立即联系周某到派出所配合调查,周某却一口咬定“收的钱都用在打点上了”。可当民警追问细节,周某却支支吾吾。最后周某将一张欠条拍在桌上,称这是经济纠纷,与诈骗无关。
民警注意到,周某每次收到曾女士的转账后,会立刻将钱转出去。民警立即前往银行网点,调取周某的银行流水。半个小时后,清晰的资金流向摆在周某眼前——所谓打点对象,竟是周某的亲弟弟。面对民警质疑,周某只得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
经查,周某曾在某企业担任人事高管,2017年离职后无业至今。此前,她帮曾女士的亲属安排过工作,离职后因赌博欠下大笔债务。得知曾女士为女儿升学发愁时,周某以“打点”为由,一次次诱导曾女士转账,而收到的钱,全都被她转给了弟弟和其他债主用于还债。
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已被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