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至21日,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开展,旨在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
在深圳地区,深圳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发力,组织当地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等金融相关主体,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短视频、行业交流等多元形式,构建起全方位的金融知识宣传矩阵,为深圳市民和市场主体送上一场“金融知识盛宴”。
线下活动:非遗融合金融,打造沉浸式宣教场景
随着9月国家金融知识宣传月的临近,深圳多地已提前布局金融教育宣传工作。福田街道CBD商圈党委率先行动,凝聚辖区企业合力,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与商圈内金融领域企业单位,搭建金融行业宣传教育展示平台。此举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集中亮相、传递服务理念的窗口,更通过“近距离互动”的方式,向企业员工及周边群众普及金融知识,助力辖区营商环境优化与公众金融素养双提升。
9月17日,南方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走进福田兴融社区公园,深度参与“哇噻 CBD·福田 CBD 企业特色展示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核心主题,将养老金融知识、金融风险防范理念等内容融入活动现场。
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创新采用“非遗+金融”的宣教模式,将传统“捏面人”手工艺与金融知识讲解相结合——工作人员通过捏制寓意“理性投资”“风险防范”的面人形象,配合通俗化的案例解读,让原本专业晦涩的金融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有效提升了现场群众的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成为本次活动的“人气亮点”。
线上创新:短视频破圈,推动监管服务“双向沟通”
为扩大金融教育宣传覆盖面,契合当下公众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深圳证监局积极响应证监会关于投资者保护主题教育活动的统一安排,组织各单位推出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原创投教短视频作品,其中《ETF闯关攻略:如何战胜怪兽,收获投资宝藏?》与《财神爷的“新麻烦”》系列备受关注。
这两部作品均采用诙谐幽默的动画形式,将ETF投资知识、金融风险防范等专业内容,转化为“怪兽闯关”“财神遇难题”等贴近生活的故事场景。
例如,《ETF闯关攻略》以“主角战胜不同类型的投资‘怪兽’”为线索,生动讲解了ETF的投资逻辑、风险点及操作技巧;《财神爷的“新麻烦”》则通过“财神爷面对虚假理财、非法集资等陷阱时的应对”,提醒公众警惕金融诈骗。这种创作方式跳出了传统金融宣教中“条文解读、讲座、手册”的刻板框架,实现了“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平衡。
行业赋能:投教讲师交流会,夯实专业化服务基础
金融教育宣传的落地效果,离不开专业投教队伍的支撑。为统筹推进深圳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加强投教讲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近日,深圳市证券业协会联合深圳市期货业协会、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在国信证券(深圳)投资者教育基地成功举办深圳资本市场投教讲师工作交流会。
深圳各证券基金期货协会相关负责人、深圳资本市场投教专家库成员讲师、投教基地及证券、基金、期货等机构投教代表共80余人参会,围绕投教工作创新、资源整合、队伍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副秘书长赵科鹏在开场致辞中介绍,在深圳证监局的指导下,协会于2022年组建了第一届深圳资本市场投教讲师专家库,始终秉持“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携手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及上市公司,通过资源共享、协作共进,推动深圳资本市场投资者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交流会还还设置了“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环节。与会讲师分享了金融投教中的创新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拓宽了投教工作的思路。
多方联动构建长效机制,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作为2025年国家金融教育宣传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地区的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多方联动模式,形成了金融知识普及与投资者保护的强大合力。从非遗融合的社区宣传,到趣味十足的短视频科普,再到专业化的讲师队伍建设,深圳正以“立体化、接地气、重实效”的思路,推动金融教育从“一次性宣传”向“常态化服务”转变。
展望未来,活动组织方、参与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教育创新,加强投教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投教基地、金融机构、社区等多方协作,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金融教育长效机制,“通过不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引导理性投资行为,为构建健康、理性、成熟的资本市场生态提供坚实支撑。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