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发对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的专访,全面展现了湖北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生动实践。其中,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助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湖北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智新科技自主研发的电驱总成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等多个方面做到行业领先,上半年销量猛涨48%,平均每天产出1500台总成。在前沿领域,湖北更抢占先机,自2024年3月《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以来,已组建4个由院士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推出10余款本土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国信科集团在6G领域手握数千项核心专利,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等关键技术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这些创新成果充分表明,湖北正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湖北科技创新活力的迸发,得益于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东湖高新区作为创新高地,已构建起“发现遴选-精准培育-资源链接”的瞪羚企业服务体系,累计培育光谷瞪羚企业1862家。今年7月发布的100家“瞪羚精选”企业呈现“5678”特征: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超50%,近3年单家企业平均股权融资超6000万元,七成企业位居赛道第一梯队,超八成企业深耕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更令人欣喜的是,光谷的创新气质正在向外辐射。黄石市在光谷设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打造“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的科创飞地模式。随后黄冈、咸宁、随州、荆门等地纷纷跟进,创新因子在荆楚大地蓬勃发展。这种区域协同创新模式,正为湖北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截至目前,湖北省级以上孵化机构已突破600家,2025年上半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71亿元,同比增长10.55%。在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团队的高转矩直驱永磁电机技术得到样机制作、工艺验证等方面支持,现已开始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开展示范应用。这种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正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湖北已明确将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作为突破方向,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湖北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支撑。在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下,湖北经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马宁菲(洪山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