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一企一策打通技改“堵点” 南漳13家企业改出9亿元增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通讯员 陈月林

近日,位于襄阳市南漳县的湖北南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半年报出炉——今年1至6月,公司完成产值5289.8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2.8%。

“瞧,硬度没变,轻了30%。国内大厂的10万套订单,正赶着发呢!”该公司总经理李畅站在刚下线的汽车顶棚新材料旁说。他身后,崭新的模压生产线“吞吐”着复合材料,“技改后效率翻倍,生产线用工量也从23个减到2个。”

技改,是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可在实际操作中,受资金、市场、原料等诸多因素影响,南漳县很多企业面临不会改、不愿改、不敢改的难题。

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海纤维”)是全省重要的纸制品生产企业,但每年电费支出逾6000万元,占生产成本的20%。

早在2018年,华海纤维就有意对制浆环节进行数字化节能改造,但高达1.2亿元的技改投资让企业犹豫不决。“这么大的投入将占用流动资金,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怎么办?”公司副总经理薛超说。

心存疑虑的,不止华海纤维一家。

襄阳国磷方晟环保科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磷方晟”)以废弃磷石膏为原材料生产墙体、地砖等,想通过技改研发新型环保建材产品,却因产品市场定位不明晰,计划一再搁置。

还有湖北荆楚源油脂有限公司,一边看好高端茶油市场,一边现有产品产销两旺。公司董事长张传明说,每年产油三万多吨,效益还行。再引入新生产线开发新产品,原料从哪来?不如安稳地守着老本行,何必瞎折腾。

如何让企业打消顾虑放心技改?今年以来,在全省“支点建设”背景下,南漳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决策部署,59名“项目秘书”深入车间问需求、精准把脉解难题,制定“一企一策”技改包、政策包,解决用工、用地等难题202个,打通了制约企业发展能级提升的“堵点”。

资金投入太大是华海纤维“不敢改”的症结——

南漳县成立“政策共研+项目专干”工作机制,编制争资立项政策指引,选拔6名专业能手,紧盯国家“绿色制造”政策窗口,帮助华海纤维成功拿下22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8月14日,在华海纤维制浆系统数字化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现场,新建的制浆生产线厂房已主体完工。

薛超算了一笔账,华海纤维对两条制浆生产线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引进138台(套)智能化设备,以前每天22小时生产的纸浆量,技改后仅需6个小时即可完成,且品质更优,年新增产值1亿元。“投产后,每年可节省电费3000万元,4年即可收回技改成本。”薛超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一企一策打通技改“堵点” 南漳13家企业改出9亿元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