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开幕,本次博览会以“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融合“展、演、销、游”四大功能。本次国家级文旅盛会在武汉举办,不仅是对武汉文旅产业实力的高度认可,更为这座“英雄城市”向世界展现文化风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绚丽的舞台,而这场文旅之风的背后,是新时代背景下武汉对文旅融合发展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坐落于长江之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楚文化、荆楚艺术、汉派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背后,源自对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坚守,体现在对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中让商代南方都市的文明之光重焕异彩,在对汉剧、汉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中使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出别样魅力。也正是这股对文化遗产不变地坚守,为这场国家级文博盛会提供了最坚实的文化沃土。
文博盛会热潮的背后,是武汉对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的有效实践。本届博览会首次采取室内展馆和室外展区融合联动模式,室外展区将展示以“河山添锦绣”为主题的文旅IP花车矩阵,室内展馆将集中展现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同时国潮文创、电竞动漫展区汇集国博、故宫等5家博物馆、1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个城市的新款爆款文创,堪称一场全国文旅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盛大“阅兵式”。这不仅体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更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集中体现,彰显了武汉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维,也将这座“英雄之城”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展现给全世界。
当然,办好这场国家级的文旅盛会,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惠民共享”这一核心,充分挖掘知音文化、荆楚风情等特色元素,让每一位走进博览会的观众,不仅能饱览中华文化精粹,更能亲身体验千年荆楚文脉在当代的生命律动。
文博盛会落子武汉,是挑战,更是机遇。要以此为契机,紧扣“融合创新”,充分展示文化“两创”的最新成果,推动编钟乐舞、汉绣汉剧等特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体验、创意设计、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孵化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武汉文旅IP”代表作。要紧抓展会契机,联动全市景区、商圈、特色街区、文博场馆,精心策划“江城文旅消费节”,开发具有文化底蕴、市场潜力、高识别度的“武汉文化记忆”,培育现象级文旅消费新热点、新场景,让看展的游客“留得住”“玩得爽”“购得欢”,真正实现一场盛会赋能一座城,带动一方业。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是全面建成文化强国的关键一环。站在国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新起点,只要武汉坚守“国家级”定位,坚持守正创新,精心打造一场有高度、有亮点、有温度、有效应的文化盛会,本届博览会必将成为武汉文旅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事件。它将不仅是一次行业盛事,更将成为彰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激发城市活力的璀璨文化名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 田惠宇(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白沙洲街道办事处)
摄影:伍志尊
责编: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