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从濒临昏迷到独立行走 武汉市武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患有脑积水的老人从 “生命边缘” 拉回

患者及家属送来锦旗致谢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周绮书 、胡凯)“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的精湛医术,我父亲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近日,武汉市武昌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救治因结核性脑膜炎导致濒临昏迷的七旬老人,患者及家属送来锦旗致谢。

一年前,家住汉口的陈爷爷曾因脑出血在外院进行治疗,虽治疗顺利,但留下了左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经过近一年的康复训练,老人基本能够生活自理。今年年初,陈爷爷突然持续低烧,起初家人并未特别在意,随后几天陈爷爷行走不稳、手脚活动困难、反应越来越迟钝,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家人急忙将陈爷爷送至附近多家医院进行救治,被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虽经过标准抗结核治疗,发热症状有所改善,但脑积水始终无法得到缓解。

由于陈爷爷年纪较大,病情反复,外引流导致反复感染,救治难度极大,大半年的时间里,陈爷爷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尝试了不同的救治方案,但病情依旧没有好转。

经熟人介绍,陈先生一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将陈爷爷送到武汉市武昌医院神经外科时,老人的状态让所有人都揪紧了心,意识模糊濒临昏迷,四肢僵硬痉挛,大小便失禁,只能靠尿管和胃管维持基本的身体机能。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身高1米7的陈爷爷,体重只剩下45公斤。

更为棘手的是,由于脑积水严重,陈爷爷之前已接受过脑室外引流术,头上还留置着引流管,但长时间置管会带来极高的感染风险,必须尽快拔除。余军武主任果断决定拔管,但CT显示脑积水复发。然而,反复进行临时置管不仅创伤大,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余军武主任决定在充分且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前提下为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将一根永久性导管一端置入脑室,另一端置入腹腔,将多余的脑脊液引流入腹腔吸收。

“手术面临一个关键风险,如果颅内结核尚未控制就进行手术,可能导致结核菌扩散至腹腔,引发致命感染。”余军武主任说,为确保手术成功,余军武主任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麻醉科及护理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通过反复、多次地采集脑脊液样本进行检测,在确认陈爷爷颅内结核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后,余军武主任带领团队为陈爷爷成功实施了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

术后两周,经过2次分流管阀门调压,陈爷爷对外界刺激开始有了反应,并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令,恢复良好。两个月后复查时,陈爷爷竟能自行走入神经外科,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谢谢你们,让我再次恢复正常生活。”此时的陈爷爷,与两个月前卧床不起、意识模糊的状态,已然判若两人。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问题,常继发于颅内感染。”余军武主任介绍:“脑积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导致患者行走不稳、大小便失禁,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与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余军武主任强调,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当前治疗症状性脑积水有效的方法,但手术时机、适应症判断和围手术期管理,尤其是合并感染时的风控,需由神经外科团队进行严谨的评估与决策。他提醒,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寻求专业诊治至关重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从濒临昏迷到独立行走 武汉市武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患有脑积水的老人从 “生命边缘” 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