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丕兴、费明森)九月以来,气温回落、气候宜人,户外休闲活动迎来旺季。然而,需特别注意的是,阳新长江流域全域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要求,部分垂钓者因对禁捕管控规定知晓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出现违规垂钓行为,不仅干扰长江渔业资源恢复进程,更可能涉嫌违法,面临法律追责。
长江“十年禁渔”是国家守护长江生态安全、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性举措,阳新作为长江流域重要节点地域,对辖区内长江干流、支流及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的禁捕管理实施严格管控。为引导垂钓爱好者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县农业农村部门郑重提醒:需精准掌握禁钓区域与时段,阳新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核心禁捕水域,实行全年禁钓;部分允许开展休闲垂钓的附属水域,在鱼类繁殖关键期同样禁止垂钓,垂钓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确认水域管控类别及要求,避免误入禁钓区域。
在垂钓工具与方式上,需严格遵守规范标准:禁止使用多杆、多钩、长线多钩、锚钩、可视锚鱼器等违规渔具,坚决杜绝电鱼、毒鱼、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非法行为,休闲垂钓仅允许采用“一竿一钩”模式,这是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同时,必须严守生态保护底线:若意外钓获中华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需立即原地放生,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农业农村(渔业)部门报告;对钓获的幼鱼、产卵期亲鱼,应主动践行“钓获放流”理念,及时放归水域,为长江渔业资源恢复提供助力。
当前,阳新县农业农村局已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海事局等多部门,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日常巡查频次与夜间突击检查力度。通过“人防+技防”深度融合,依托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与地面巡逻队伍联动,实现对违规垂钓行为的精准发现、快速处置。对违反禁捕规定的垂钓者,执法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作出警告、没收渔具、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维护禁渔管理秩序。
在此呼吁,广大垂钓爱好者应将守法作为休闲垂钓的前提,主动学习阳新长江“十年禁渔”相关政策及管控细则,摒弃违规垂钓习惯,自觉规范垂钓行为,争做长江生态保护的践行者、守护者,共同守护阳新长江流域“水清、岸绿、鱼跃”的生态环境,让垂钓之乐与长江禁渔要求、生态保护目标协同统一,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