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堤坝上的白衣卫士:忆荆州98抗洪中的荆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 喻昭阳 吴祺芸 通讯员 夏自宇 何华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成为所有荆州人共同的记忆。在这场人与洪水的殊死搏斗中,荆州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用仁心仁术,在抗洪一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医疗队向灾区百姓发放免费药品。

1998年6月24日,副院长周先略率领首批医疗队奔赴洪湖大堤,拉开了医院抗洪医疗救援的序幕。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医疗队员们面对的是极其艰苦的工作环境:缺乏先进仪器,仅凭听诊器、血压计和有限的药品,他们毅然开启了一场与洪水、与时间、与病魔的较量。



原肝胆胰脾外科主任王锐回忆道:“那个时候,看病全靠一双手、一对耳朵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我们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中暑、溺水、外伤、心脑血管急症,还要防范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医疗队的工作远不止诊疗那么简单,每天都要巡堤问诊,发放治疗外伤消毒、蚊虫叮咬、流行性感冒等急需药品。

最让王锐难忘的是一次紧急会诊。当得知石首市一批解放军战士中暑,数人病危时,他立即随医疗队赶往当地医院。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确诊战士患有罕见的“肺出血型日射病”和“脑出血型日射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抢救战士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艰苦的救援工作中,王锐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一次,他去附近小店购买纯净水准备送给解放军,店主一听是给抗洪部队的,说什么也不肯收钱。“老百姓把我们和解放军紧紧连在一起,那种鱼水情深,至今想起仍然让人感动。”

当时急诊科主任医师何德林承担着更危急的任务。1998年8月19日深夜,他所在的医疗队突然接到指令,急赴公安北闸保障排除炸药作业的官兵。

“准备急救药品和器材,立即出发!”何德林和队员们迅速集结。然而,当他们驱车赶往公安时,却发现沙市渡口已被洪水淹没,道路中断。“改道郝穴,乘轮渡过江!”医疗队当机立断。夜色中,救护车在泥泞的堤岸上颠簸前行,每个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赶到!”

在弥漫着紧张气氛的排爆现场,何德林目睹了官兵们临危不惧的英勇表现:他们有条不紊地执行每一个排爆步骤,双手稳健,眼神坚定,仿佛身边的炸药只是普通的沙包。这一刻,何德林真切地体会到,“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年轻战士用生命践行的誓言。

“按规定我们不能进入爆破现场。”何德林回忆道,“但得知部分排爆官兵出现缺氧症状后,我们主动请缨进入现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每天进行两次15公里巡堤,在救护车上为官兵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休息时间,队员们还主动为官兵义诊,确保每一位官兵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除了现场急救,何德林还要协助疾控部门进行传染病预防和消杀工作。“我们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防病于未然。发放防疫资料,进行健康教育,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两个多月的抗洪救灾中,荆州市中心医院先后派出十四批医疗队,共100余人次奔赴前线。他们共巡回诊疗十万余人次,无偿发放药品20万元,行程达2万公里,出车214次,发放防疫卫生科普资料3200份。

洪流终会退去,岁月易染风霜,但那些奔走在长堤上的白衣身影,却成为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堤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堤坝上的白衣卫士:忆荆州98抗洪中的荆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