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鄂北工程改写“十年九旱”困局

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孟梦、高媛、实习生袁旻)历经六年建设、五年运行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在2022年特大旱情与今夏持续干旱中交出亮眼答卷。9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党委委员、副局长曾庆春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条总长269.67公里的巨龙已累计惠及沿线220万人。

鄂北工程是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180.57亿元,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止于孝感市大悟县王家冲水库,工程通水后改写鄂北“十年九旱”的困局,当前,这条地下长龙已成为串起工程沿线364万亩耕地、482万人口和千万产业集群的“水脉”,为城镇发展、农业稳产、产业升级注入了关键活水。

让丹江活水穿越鄂北岗地“旱包子”,智慧治水是关键突破。曾庆春介绍,建设者在270公里主干渠构筑起数字神经网——100套水位监测装置如同流动的脉搏传感器,500余台智能监控构成全天候“电子哨兵”,“掌上鄂北”APP则让调度指令实现“指尖秒达”,这个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的水利中枢,使得每滴水都带着精准坐标奔涌向前。

碧水东流背后,生态治理更显匠心独运。工程团队完成汉江中下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湿地生态工程等生态补偿项目,形成绿色过滤带;渠岸陆生生物廊道构建中,1.8万余株乔灌木织就生态绿网,为384种动物营造栖息家园。“我们还在干渠两侧划分水源保护区,高标准建成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Ⅱ类以上水质稳定覆盖,确保‘一渠清水永续东流’。”曾庆春介绍。

站在新起点,鄂北工程正向“最后一公里”民生工程发力。曾庆春透露,通过延伸供水网络、优化调配机制,未来将惠及更多干旱区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鄂北工程改写“十年九旱”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