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评估的时候,我真的不合格,问我今天是几月几日,我都不知道。”在风雨兰项目终期监测会议上,一位阿姨的分享让在场者动容;而如今,她通过写日记记录生活,“精神充实了,脑子的细胞也调动起来了”。这种改变,正是风雨兰项目聚焦长者 “急难愁盼”,构建“科普-筛查-干预-支持”全链条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认知障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7万认知症长者,其中近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据《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认知症人数将达到2220万,2050年将达到2898万。深圳最早的建城区罗湖区已率先进入老龄化阶段,认知症防治需求迫切。
在此背景下,风雨兰项目以国家政策为指引,贯彻落实《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广东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等文件精神,探索"家庭-社区-医院"协同的老年认知障碍全程管理"文华模式",通过科普宣传、筛查评估、体脑激活干预和家庭支持四大板块,系统性回应认知障碍防治需求。
风雨兰项目由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资助、壹基金负责管理实施,由文华社区工作站、文华社康中心及东西方社工服务社提供执行支持,项目落地于罗湖区黄贝街道文华社区。
对于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和壹基金来说,风雨兰项目都是一次新领域的新尝试。政协委员超过500人次参与了包括项目的前期调研与评估、项目启动仪式、脑健康嘉年华、项目科普与筛查、每季度项目监测会等环节,是委员公益基金集体公益、全程陪伴的最佳诠释。
"从人的改变,到社会的改变",风雨兰项目证明了家庭-社区-医院协同的体系在认知障碍防治中的作用。壹基金秘书长李弘表示:"项目深度干预社区的一个社会问题,针对人群建立了持续的干预机制,是一个优秀成功项目的最重要的体现之一。未来,希望壹基金能继续携手委员公益基金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新议题,服务罗湖,服务罗湖社区的百姓。"
两年间,风雨兰项目从零开始,构建了"科普宣传-筛查评估-干预服务-家庭支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志愿者们的专业的指导和朋友、家人的温暖陪伴,让老人愿意从家里走出来,走出沉默的屋子,再一次勇敢地拥抱这个和自己年轻时大不相同的世界。
针对风险人群,项目通过运动、手工、怀旧、音乐及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了150节体脑激活小组,服务1789人次。同时,为重点认知症家庭提供定期走访、风雨兰关爱包,同时成立"风雨兰家属互助会",每季度组织认知症家属举办政策分享、照护技巧交流与情绪支持等活动。
一位参与体脑激活小组的长者向壹基金工作人员反馈:"如果你不参加这个活动,这个大脑就在休息是吧?就不会动,赶来了参加活动以后,这个大脑好像也在运动,也在运转一样,跟着大家一起来开心,跟着大家一起来往前走。"
项目组在专家的指导建议下,运用MoCA(蒙特利尔认知健康评估量表)等量表为服务对象在服务前后进行了评估服务。结果显示,服务对象认知功能的各个维度均有改善。
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方参与、融合,形成了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搭建了一支跨领域的专业项目团队,得到了来自深圳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梁真院长团队、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罗湖区中医院等多家专业单位与团队的专业支持,各方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共享,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仅是一次社区健康服务的实践,更是对老龄化社会痛点的系统性回应。
项目实施两年时间,风雨兰项目超预期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各项指标要求:共计完成社区长者脑健康筛查2217人次,完成评估574人,开展科普活动28场,体脑激活小组课程服务150场次,居家自助直播课96场次,招募并培训脑健康初筛查与科普人员239人,脑健康评估志愿者109人,初级体脑激活师52人,中级体脑激活师32人,形成市区政协提案2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