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解剖式”诊断 消除安全管理盲区

记者从天津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近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专家深入滨海新区、武清区等相关工贸企业,聚焦安全协议签订、安全生产投入、危险作业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外包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解剖式”诊断,督促企业做到资质审查严、入场培训细、现场管控实,消除安全管理盲区。

记者了解到,市应急管理局连续3年开展工贸企业外包作业治理,通过规范管理内容,明确发包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开展专项整治,以“帮”为主、以“查”为辅,着力解决企业“不会管”“管不好”等问题,为企业自查自改提供有力支撑。在现场,执法人员和专家逐项摸排,深挖企业风险辨识不全、安全意识不足、隐患排查不深等突出问题,与企业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并提出整改建议。

围绕安全管理规范化、日常管理流程化、作业现场标准化等内容,专家提醒企业负责人,结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将外包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固化为“安全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相关方管理,危险作业内部审批”等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制度运行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执法人员紧盯外包人员违规作业行为,做到检查有标准、整改有时限、复查有验收,通过源头管控、规范管理、深化排查、严格监管,推动安全管理从“经验式”向“规范式”转变。

按照《工贸企业外包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企业负责人应深化外包作业监督管理,按照进场审批、安全交底、过程监控、完工验收4个流程,针对常驻作业和临时作业相关方,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做到日常管理流程可控、可视、可考核;此外持续管控现场作业环节,将承包单位及其项目纳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根据风险告知到位、人员资质到位、警戒隔离到位、施工监护到位、防护用品到位、应急器材到位等作业现场标准,对安全生产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确保作业环境、设备状态、人员行为处于“可复制、可评判、可追溯”的标准化状态。(记者 王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解剖式”诊断 消除安全管理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