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大美长江入镜来

9月5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定于2025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其中“映像长江”电影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以长江为魂、光影为媒,既是一场覆盖全域的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对长江文化基因的唤醒与重塑。当银幕光影与长江浪涛交相辉映时,流淌出的不仅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更是一条文明长河在新时代的脉动与新生。

“映像长江”的底色,是铺展全域的文化普惠。电影周打破地域与人群的界限,将在全省103个县(市、区)选取放映点,免费放映2000场以上国产优秀影片。这意味着,无论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无论在高校的校园,还是在社区的广场,都将有电影的光芒照亮人们的生活。想象一下,秋夜的晚风里,白发老人带着孩童搬来小马扎,年轻人三五成群围坐一团,当银幕亮起,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因光影相聚,在剧情里共情,在故事中共鸣,那是多么温馨而美好的画面。而这些影片,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巨制,也有现实与科幻佳作,更有聚焦长江两岸生活的本土影片,讲述寻常百姓的悲欢与坚守。这场无边界的光影之约,让长江文化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千万人的心里。

若说全域放映是“广度”的铺陈,那红色经典的新生便是“深度”的挖掘。此次公益电影展映将在全省100余个点位展映20部优秀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其中包括湖北高清修复的红色经典影片《洪湖赤卫队》。《洪湖赤卫队》是荆楚大地的红色记忆,它以洪湖为背景,讲述了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那熟悉的旋律“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修复的不仅是影像,更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传承的不仅是故事,更是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当新一代观众为银幕上的英雄动容时,长江岸边的红色火种便完成了又一次传递。

而戏曲电影的“回归”,则为这场光影盛会添上了“厚度”的一笔。今年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在潜江市,将集中展映《定军山》等15部不同门类的戏曲电影,邀请全国知名艺术家向观众倾情推介经典戏曲电影。1905年,《定军山》以戏曲与电影结合的形式,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序幕;如今,黄梅戏、京剧、楚剧等剧种的经典片段通过银幕重现,咿呀唱腔与光影技术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晶,两者的结合,展现了长江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当古老的戏曲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时,那精美的唱腔、华丽的服饰、精彩的表演,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映像长江”电影周的高潮,将是一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对话。10月30日,闭幕式与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盛典在宜昌举行。这座矗立在三峡之畔的城市,曾见证长江文明的孕育与成长,如今又成为电影艺术与数字科技交汇的舞台。影人见面会上,导演与观众围坐畅谈创作初心,分享长江元素如何融入镜头语言;大数据对话中,行业专家通过数据解读观众偏好,探讨传统文化题材的创新路径;“三峡影踪·六公主探城记”的直播镜头里,主播带着网友打卡三峡大坝、清江画廊,让银幕里的长江与现实中的长江相互呼应。在这里,光影不再局限于银幕之内,而是延伸到长江两岸的山山水水,成为连接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纽带。

“映像长江”电影周,不仅仅是一场电影的盛宴,更是一次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以电影为载体,将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情感等元素有机融合,展现了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它证明长江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在银幕上流动、在人群中传递、在时代中生长的活态文明。当光影为舟,载着长江的历史与当下驶向未来,这条文明长河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出更磅礴的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第五届作协理事)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大美长江入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