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织密高速急救防线

近日,在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杭州南管理中心培训室内,38名一线员工正专注练习心肺复苏术,专业讲师在一旁逐一纠正手势和力度。“先生,您能听见我说话吗?”参训队员轻拍“伤员”肩膀、判断意识,迅速进入急救状态。

员工在专业讲师的指导下练习应急救护。杭州南管理中心供图

近年来,杭州南管理中心不断提升高速公路一线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推动应急救援工作走向专业化、实战化、系统化,切实保障司乘人员生命安全。

专业培训强技能:从“会操作”到“能实战”

针对高速施救场景中“黄金救援时间短、突发状况多”的特点,杭州南管理中心摈弃“填鸭式”教学,以“理论+实操+场景”模式,将心肺复苏标准流程、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规范操作、创伤救护处置、气道梗阻紧急应对等知识转化为实用能力。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需通过红十字会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合格者将获颁红十字救护员证,实现“清障施救+专业急救”技能提升。

自2023年浙江省交通集团首家浙江省红十字会授牌的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成立以来,杭州南管理中心联合红十字会持续开展各类培训,近百名员工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形成一支兼具清障施救能力与专业急救技能的复合型队伍。

硬件升级筑防线:织密应急救援网络

培训提升“软实力”,AED设备的布点与急救站点的建设则是杭州南管理中心织密应急救援网络的“硬支撑”。

近年来,杭州南管理中心聚焦救援“时间差”痛点,构建“专业急救+高效施救”体系,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在杭金衢高速萧山东收费站、临浦收费站、诸暨收费站等重要站点配备AED除颤仪,有效填补了自助急救与120专业救援之间的时间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杭州南管理中心联合杭州市萧山区红十字会、杭州市高速交警,共同在萧山东收费站成立红十字救护站,设有培训室、器材室及实操室,并配备急救箱、骨折固定夹板、担架等设备,为患者提供初步处理、固定伤处、紧急转移。

长效机制提效能:从“短期培训”到“长效护航”

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既要“练得精”,更要“用得久”。

杭州南管理中心建立“培训+演练+实战”长效机制,让救援能力“持续在线”。该中心定期组织复训巩固技能,通过模拟“恶劣天气下的伤员转运”“骨折病人的安全搬运”等复杂场景演练,提升员工在交通拥堵、转运伤员等极端情况下的协同处置能力。同时,将急救技能纳入新员工入职必修课,确保“新人不断档、老员工不松劲”,保障救援能力持续深化、全面覆盖,有效推动了应急救援工作从阶段性培训向常态化、系统化护航转变。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杭州南管理中心将继续深化“培训基地+救护站点+应急队伍”建设模式,不断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水平,以更专业的能力守护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为过往司乘的生命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徐金红、郑宇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织密高速急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