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快语丨读懂以武止戈背后的中国智慧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这句解说词深入人心。

当世人惊叹于“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惊叹于首次对外展示的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惊叹于飞飞飞飞不完的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才是背后真正的用意。

历史一再证明,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以武止戈,“武”是保障条件,目的是“止戈”。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性也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左传》中讲“止戈为武”,意思是说止息兵戈才是武功,“武”的真谛是消除战争、安定百姓。

80年前,为了和平,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男女老少齐抗日,上演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悲壮故事。经历过血与泪的沉痛历史,我们更加爱好和平、珍惜和平,更加懂得“以武止戈”之于中华民族的厚重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从没有原子弹“人家就说你不算数”的深刻警醒,到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铮铮誓言,再到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奋力追赶,进入新时代,科技力量支撑、先进理念指引让我军新质战斗力不断提升,也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今天的九三大阅兵,更是让世界看到中国坚决捍卫和平的自信和底气。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那放飞蓝天的8万羽和平鸽,正是对世界美好与和平的真挚祈愿。中国人深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坚持以武止戈的中国智慧,坚守“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中国道义,用实际行动捍卫胜利成果,才能在铭记历史中更好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快语丨读懂以武止戈背后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