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王竞婧 杨星 牟禹恒)8月24日,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功举办“数智赋能过程装备及创新人才培养”学术论坛暨“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能源装备与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装备领域的60余位院士、专家与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行业前沿趋势与发展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工程师陈学东在题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与未来五年重大科技突破方向”的报告中指出,“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找准未来科研与生产的重点突破方向是基础,打破科研、生产与产业需求间的壁垒是关键。”他系统梳理了“十五五”时期重大技术突破方向,为装备技术研究、企业研发和石油化工装备发展提供了前瞻性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则以“无尽的前沿”“无边界科学”为关键词,强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发展需打破学科壁垒,推进跨界协同。他表示,核心工艺突破、智能控制系统、高端材料研发等领域仍面临诸多制约,亟须以“无边界”创新理念推动技术群体性突破,实现结构、控制与过程的深度融合。
在主题报告环节,深圳大学钱正芳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陈浩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董泽华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电池系统安全、海洋装备运维、钒基储氢技术等热点议题分享最新成果,为行业解锁“技术密码”。会议一致认为,“产才双向奔赴”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面对高端装备领域复合型人才短缺的现状,需通过校企联合、产学研协同等方式,构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创新平台,加速高水平人才储备与建设。
武汉工程大学喻九阳教授表示,在服务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本次会议汇聚院士专家精准“把脉问诊”、对症“开出良方”,为推动装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会议提出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校企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共育智能制造人才等推进路径,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