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胡少俊 舒超)不小心刷到的"捡漏" 翡翠手镯、翡翠戒指光彩夺目,发出诱人的光泽,直播间展示的权威机构鉴定证书,还有信誓旦旦的“48小时鉴赏不满意就退货保证……”面对网购平台的热情宣传,你心动了么?
由黄石市下陆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一起网络玉石诈骗案,经公开审理,8月20日,地方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赵某某、张某兴、王某某等5人十年四个月至四年二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起涉案55 万余元的典型案例,再次印证了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 的法治底线。
案情回顾
2023年5月至8月间,被告人张某某、刘某某等5人将低价购入,经充填、染色处理的石英岩劣质玉石手镯、戒指,吊坠等首饰制品,摇身一变包装成翡翠手镯、翡翠戒指等首饰制品。为打造"正品保障" 假象,他们伪造权威机构鉴定证书,在各大网络平台宣称"48小时鉴赏期内不满意包退",用专业术语包装劣质商品,鼓吹并保证产品的真实性和高价值,吸引消费者高价购买。买家收到货后发现与实际不符,要求退货,该团伙客服直接拉黑买家切断联系。
该团伙人员从产品定价、银行卡提供、宣传拍摄、推广引流、销售客服等分工明确,并按照职责分配利润比例,形成完整犯罪链条。截止2023年8月,该团伙累计作案35起,骗取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5万余元。同年8月,被告人张某某、刘某某等5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检察官说法
网络销售模式便捷性在赋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被少数犯罪分子所利用。本案中被告人张某某、刘某某等5人借助直播将石英岩劣质玉石制品冒充“高价值玉石”销售,诱使消费者高价购买,他们的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让人们对网络购物和直播营销产生信任危机,严重破坏社会信任,影响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被告人张某某、刘某某等5人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也警示不法分子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网络销售更不能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经营者当牢记:流量再大,不能触碰法律底线;利润再高,必须守住诚信准则,守法经营才是网络经济行稳致远的正道。作为消费者在购买高价值商品时,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轻信虚假宣传,拒绝私下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此外,根据2014 年 4 月 24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