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华锦集团用“最强大脑”赋能安全生产

在华锦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安全视频监控管理人员正在通过“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熟练地调取画面和数据,同时对当天特殊作业的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查看。

据悉,华锦集团“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的成功结合,可以通过大数据将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过程管理、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功能进行融合联动应用,于今年五月份开始正式投用,让安全监管“看得见、看得懂、管得住”。

从“跑现场”到“点鼠标”

特殊作业审批有了“智能管家”

在炼化装置区,安全员崔卉川边操作防爆手机边介绍:“现在特殊作业就像网络办公一样方便!”只见他在平台提交作业申请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作业票证,各级审批人员可以线上完成审批。不仅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还通过实时监测有效降低了特殊作业的安全风险,为特殊作业筑牢了安全防线。最厉害的是可以在中控大屏上,显示全厂当日特殊作业点实时状态,并且能够同步展示作业现场的关键数据,包括作业人员数量、特殊作业数量、作业点位置等,就像给指挥中心装上了“上帝视角”。特殊作业作为危化企业事故的高发环节,传统审批流程依赖纸质单据和人工监督,存在效率低、漏洞多、责任追溯难等问题。华锦集团“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中特殊作业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特殊作业审批流程全面线上化,实现从作业申请、风险评估到审批决策的全流程管理。

北斗+“电子地图”

每个人都是“移动的安全点”

“滴滴滴!”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在调度指挥中心响起,原来是模拟场景--装置区现场施工人员数量超过限定值了,系统通过施工人员佩戴的智能定位卡立即触发报警,现场附近摄像头第一时间锁定具体位置,并将画面实时传输到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这套北斗定位系统精度达到厘米级,”安全监察大队视频监控管理人员王明扬演示着电子地图,“看这些蓝色小帽子就是施工作业人员,一旦他们在罐区作业人数超员,系统会马上推送超员提醒。”更神奇的是,当人员聚集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预警,真正实现了“人走到哪,安全管到哪”。人员精准定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是企业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安全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实时掌握华锦集团所有装置区人员动态,包括人员所在区域、移动轨迹等,实现了对人员精准管控,为企业职工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会“说话”的摄像头

让安全监管更有质效

在辽宁北化装置检修现场,乙二醇车间设备主任任义正操作着巴掌大的移动监控仪:“这个‘小方盒’可不得了!”作业人员可携带便携式移动监控设备进入作业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管控平台能够远程实时查看作业情况,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随着他360度转动设备,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立即呈现无死角画面。突然,监控仪传出声音:“师傅,请您系好安全带!"——原来是安全监察大队管理人员通过远程喊话功能及时制止违章,可对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大大提升生产作业安全管理效率。视频监控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打破了固定监控的局限,引入移动视频监控,实现了对作业现场的实时可视化动态监管,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为事故调查和责任追溯提供有力依据,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现场安全生产的掌控能力。

“智能+”革命

从“人盯人”到“云守护”

“这个平台最厉害的不是技术,而是改变了安全管理的基因。”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宇指着大屏上的数据流继续说道:“以前是我们追着隐患跑,现在是系统推着问题来。”“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的应用,是华锦集团在数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应用体系中迈出的成功一步,也是深入落实准军事化管理,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三个正常化”管理提升等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通过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过程管理、人员定位、移动视频监控等功能的深度应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变革。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风险、及时预警隐患、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大幅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下一步,华锦集团将持续通过5G、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技术赋能,持续完善构建 “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 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形成覆盖安全风险各环节的闭环管控,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向更高质量、更高效能迈进。

文字/米 役 图片/李 克

编辑/王思远

责编/王思远

审核/姚云涵

如您觉得不错,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华锦集团用“最强大脑”赋能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