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共武昌区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武昌区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昌在支点建设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实施方案》,明确11项具体举措,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作为。当前,武昌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恰似行舟于浩渺江河,越是顺流而上,越要集中精力劲力潜藏,方能遇暗流遇风雨而从容处之。在支点建设的大潮中,武昌唯有保持这份从容不迫,于暗处发力、在巧处用功,方能如那沉稳行舟,穿越重重风浪,抵达繁荣发展的彼岸,书写属于这座英雄的辉煌篇章。
发布步入关键时期,犹如棋至中盘,每一步落子都关乎胜负走向,容不得半点莽撞与急躁。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双碳”产业抢滩布局,部分干部存在“想干不会干”的本领恐慌。针对这些问题,武昌区立足区情实际,大力构建“需求导向、精准滴灌”的培养体系,通过整合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学院、“雷军班”导师、阿里云研究中心等顶尖资源,让干部在学习实践中开眼界、提本领。新形势下,干部能力素质的内涵不断拓展,要持续增长干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技能点,增加干部的经验值,帮助干部在遇到工作瓶颈时更好地从容破局。这种“胸有成竹”的底气,是敢闯敢试的前提,更是善作善成的保障。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但真正的强者,并非一味使蛮力,而是深谙“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善用暗劲、巧劲。对干部而言,必须要在关键时候豁出去,在重要时刻顶上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今年上半年,武昌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心城区第一,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凝结了武昌干部的辛苦与汗水,也离不开武昌人民的大力支持。干部自己干,干给人民看,还要想方设法凝聚武昌更大的发展合力。唯有依靠人民,方能遇事不慌,才能把“不可能”变为“一定能”,让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让发展成果融入武昌人民的美好生活。
以柔克刚,方能无往不胜;以静制动,才可稳操胜券。干部的价值,藏在老百姓的口碑里,写在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中。今年以来,武昌区深度谋划落实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在精准就业帮扶、学位供给扩容、助残惠残政策落地等重点领域取得预期阶段性成效,推动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让干部在为民服务中找到了人生坐标。要持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努力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格局,推动更多民生政策扎根基层,开花结果。
善为是基础,敢为是关键,有为是目标。今年是“干部素质提升年”,武汉市武昌区紧扣发展所需、干部所缺、民生所盼,多措并举,着力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对于武昌区广大干部而言,唯有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提升本领,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魄力勇于担当,方能在支点建设的大考中交出“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优异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威铮(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