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摸鱼的魅力有多大?
今天这位“小泥人”
将用亲身经历为你揭晓
据山西消防消息
近日
吕梁交城一公园内
有人员被困泥潭
辖区消防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
消防员到场后了解到
现场是一名13岁男孩
因贪玩下河摸鱼不慎陷入泥潭
无法自行脱困
小男孩被困泥潭。图源:山西消防
情况危急
消防员立即使用
拉梯、绳索等装备
接近被困男孩进行救援
并成功将其救出转移至安全区域
消防员进行救援。图源:山西消防
男孩获救后
消防员还附赠“清洗服务”
待孩子洗净后
消防员将其抱上车
安全送回了家
并叮嘱家长
以后要对孩子加强看护
消防员附赠“清洗服务”。图源:山西消防
相关案例
其实
淤泥“吞”人事件
不止一次发生
据浙江宁波消防消息
8月17日凌晨1时许
镇海区一名男子不慎坠入江边滩涂
苦苦挣扎难以上岸
消防员立即到场救援
成功将男子转移至岸边
消防员将男子营救上岸。图源:宁波消防
阿武实验
一旦深陷滩涂、泥潭
很多人都有可能“无法自拔”
被困这些险地我们该怎么办?
近日
消防员开展了一场相关实验
实验现场。图源:宁波消防
01
深陷淤泥,挣扎还是冷静?
两位体重身形相近的实验者,模拟陷入淤泥至膝盖处。实验者A保持冷静,张开双臂平趴于泥浆表面,保持头部稳定、呼吸平稳。实验者B恐慌挣扎,大声呼救、快速交替拔腿,剧烈扭动身体和手臂。
实验过程。图源:宁波消防
3分钟后可以看到,实验者A仅陷至大腿部位,而实验者B已陷至腰部位置
实验结果。图源:宁波消防
因此,若不慎陷入滩涂,首先要保持冷静,停止挣扎,张开肢体增大接触面积,减缓下陷,保存体力,为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02
身边哪些物品能脱困?
两位实验者模拟陷入淤泥至腰部,使用滩涂附近的常见物自救。实验者A将空塑料桶紧抱胸前并压在身下,利用浮力拖住身体,防止继续下陷,随后他又借助身旁的长杆,从淤泥中爬了出来,继续抱着空塑料桶向前爬行自救。
实验者A。图源:宁波消防
实验者B则将泡沫板平铺在身前泥面,然后缓慢俯身趴上,利用泡沫板匍匐移动,同时用赶海的小铲子清理身边淤泥。
实验者B。图源:宁波消防
空塑料桶能增加浮力,木板、泡沫板等能扩大接触面积,小铲子能清理周边淤泥,这些物品都可以帮助我们脱险。不过关键在于动作要缓慢、平稳,趴下利用支撑物移动最稳妥。
最终两名实验者均脱困。图源:宁波消防
03
脱困后可立即奔跑?
从淤泥中脱困后,切忌奔跑!匍匐爬行最安全!奔跑看似快,却极易导致二次陷入滩涂,体力消耗大,风险高。而匍匐爬行接触面积大,几乎无二次下陷风险,且体力消耗较平缓。
奔跑易再次下陷。图源:宁波消防
阿武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
大家应尽量远离泥潭、滩涂
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也请谨记
若不慎掉入险地
请保持冷静
立即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