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孝感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夏军: 把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落到群众心坎上

扫码看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菁华

通讯员 邱秀君 实习生 屈思源

“从怀孕到生育,从托育到养育,现在的政策真是全面和周到!”7月10日,在孝昌县鑫乐艺术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现场,李女士手握生育支持政策宣传页,连连称赞。自今年《孝感市鼓励生育若干措施》正式落地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温度,这样的“政策获得感”正在澴川大地不断蔓延。8月18日,孝感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夏军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深入解读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孝感路径”。

政策礼包“全覆盖”

思:孝感生育支持政策的出台增强了大家的信心,但要让年轻人真正想生、敢生,关键在于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行:2025年1月1日9时5分,一声响亮的啼哭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产房响起——邱先生和杨女士的第二个孩子,新年的首位孝感“元旦宝宝”平安降临。更让这个家庭感到温暖的是,《孝感市鼓励生育若干措施》于新年当天实施,他们成为首批政策受益者。

“产假延长了,还有产假补助,每月可领育儿补贴,购房还有数万元补助,这些暖心福利看得见、摸得着,让我们生养二孩更有底气。”邱先生和妻子一起细数着能享受到的优惠,感慨不已,“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让生育二孩更有底气了。”

聚焦群众“不愿生、不敢生”的现实顾虑,孝感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生育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维度政策同向发力。”夏军说,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全周期”考量,打通生育、养育、教育各环节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心制定了18项具体措施。

孝感生育“大礼包”链条清晰、指向精准——从降低生育成本起步,涵盖辅助生殖补助、孕期重点检查费用减免;贴心关照分娩环节,提供住院分娩补助、延长产假并发放产假补助;延伸至养育阶段,育儿补贴、入托补贴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解决“接送难”忧虑,“长幼随学”政策保障兄弟姐妹入读同一学校;直至缓解住房压力,提供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及公租房优先配租倾斜。十八条措施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覆盖家庭生育各阶段的完整链条,用真金白银为生育“减负兜底”。

在夏军看来,“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急群众之所急,解家庭之所困。它不仅要回应个体的生育需求,更要着眼于区域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社会活力的培育。”这意味着,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必须做深做实,向民生关切处持续发力。

津贴申领“秒到位”

思:在构建母婴健康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信息壁垒林立,群众反复奔波,服务温度难以传递。

行:“叮!”4月24日,刘女士的手机响起短信提示音——几天前通过“鄂汇办”APP申请的生育津贴已直接汇入个人账户。“现在真的太方便了!”她不禁感慨。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她得专门去医保窗口递交材料,津贴先转公司再转个人,耗时较长;如今生二胎,在家指尖一点,“坐等到账”。

这样的高效与贴心,正是孝感市推进生育服务便民化的生动缩影。“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何把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落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政策的温度,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夏军坦言。

为破解这个难题,孝感以“孝着办”理念打通服务堵点,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审批程序更简化、申报材料更精简、办理时限更快捷,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以往繁琐的津贴申领,如今变成“指尖事”“瞬间达”。

孝感正以“一揽子政策集成”筑牢生育友好型城市基石,让政策温度直抵民生末梢。

家门口实现“放心托”

思:“生育”的问题有了着落,养育怎么办?托育服务能有效缓解家庭“带娃焦虑”,如何让“托得起、放心托”成为现实?

行:每天早上7时50分,孝感市高新区居民李女士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托育园门口。将2岁的女儿交给育婴师后,她安心地奔赴工作岗位。一年前,她还曾因孩子无人照看萌生辞职念头,后来得知社区托育点不仅能提供延时托管服务,还有专业团队定制成长方案,“费用不高,全家省心,带娃焦虑大大缓解。”

李女士的安心体验映射出孝感托育服务的深度变革,这样的精细化服务在全市454家托育机构同步落地,1.8万个托位努力打造“15分钟普惠托育圈”。在托幼一体转化一批、市场主体补充一批、单位办托兜底一批等多种模式支撑下,孝感市千人托位数达4.47个,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的托育难题。

托育服务便捷度的跃升源于制度破冰。“养孩子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社会责任。”夏军介绍,该市通过搭平台、强保障、优服务,努力构建“1+7+N”托育服务体系。

“当群众不再为‘谁来看娃’发愁,生育友好型社会才能真正扎根。”夏军说,未来普惠托位会越来越多,让大家“愿意托、放心托、托得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孝感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夏军: 把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落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