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并通过《中共武汉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重点任务。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无数事实表明,选好一个干部,造福一方;选弱一个干部,耽误一方;选错一个干部,祸害一方。《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敢担当善作为业绩好的干部,破除论资排辈,打破‘隐性台阶’,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推动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良性循环。”当下,“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把队伍建设摆在更加关键的位置,慧眼识才、真心爱才、大胆用才,真正把党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管起来,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制度保障护航干事创业。推动干部担当作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既不能只选不用,放在“库里”、摆在“台账”上,然后“束之高阁”;也不能只用不放,舍不得把使用顺手的干部送出去或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这些都会制约着干部的历练成长。要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系统优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精准设置考核内容、优化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用好用活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助推器”。同时,完善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体制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让干部“腰杆硬、底气足”,从而安心工作,放手干事,积极作为。
以实绩选拔任用优秀干部。选贤任能,自古以来便是国之大事。让能者上、庸者下,既是一种重要的导向,也关系人心向背、事业成败。要秉持“一线去、一线取”原则,有计划地把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等吃劲岗位上“沙场练兵”,将一线“战场”作为磨砺干部的“练兵场”“试金石”。让年轻干部在急难险重中累经历攒经验,在“真刀真枪”中褪骄气练功夫。组织在识别和选用干部时,要将目光更多投向任务一线、改革一线、基层一线,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以实战论英雄、凭实绩辨优劣。如此,方能把敢扛事、能干事的干部识别出来,让有为者有位。
以清风守护筑牢从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对干部严格管理,就是为干部修筑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个人自律仅是防线起点,组织系统性守护才是长久之基,要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近年来,武汉创新构建“教育+监督+文化”三位一体护航机制,为年轻干部成长注入清风正气。例如,江岸区建立“一人一档”廉政档案、洪山区创新“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制度、江夏区开设“青廉说·微讲堂”、东西湖区开展岗前“第一课”等。清风守护、多力协同,助力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在新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
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关键是把好用人导向“方向盘”,重点是“选”“用”“管”全链条发力,为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晟(武汉市洪山区委办公室)
责编: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