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半生书信义,付出终有报

2006年,因厂家经营者卷款跑路,湖北宜昌村民陈廷海不仅损失了自己的积蓄,还背上98万元债务,涉及210户村民,为偿还这笔钱,陈廷海风雨践诺十九载,如今64岁仍在坚持还款,而他的诚信之举也感动着很多人。近日,他收到一辆崭新的货车,这是由宜昌市当阳市半月镇的爱心企业及人士共同捐赠的。了解到陪伴陈廷海奔波十几年的旧货车达到报废年限,给他日常收购、运输粮食带来不便,而他既面临未还清的欠款压力,又缺乏足够资金购置新车时,爱心企业及人士毅然伸出援手,共同出资捐赠,并将新车钥匙交到他手中。

“信义老农”陈廷海用半生书写信义,乡亲们以信义回馈于他,如今爱心企业更是用一辆满载情义的货车告诉他,信义从来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传递与坚守。坚持信义,礼赞信义,接力信义,社会必以信义的力量回响,这份守护是无数平凡人内心屹立不倒的向善向上力量。

善人者,人亦善之。19年前,陈廷海和妻子刘志君,义无反顾踏上漫漫还债路。除留下些口粮,他们把家里能换钱的物件、牲口和粮食都卖了。“我对不住大家,只要您还肯信我一次,我砸锅卖铁也会把钱还上。这辈子还不清,我儿子接着还!”210户乡亲,陈廷海和妻子一户户登门。每到一户,他都要郑重地把这话说一遍。19年间,在陈廷海旧债未清的情况下,许多乡亲仍毫不犹豫地借钱、借粮给他。210户乡亲信他帮他,百万债务无一人主动要欠条,无一人上门要债。人言而无信,打了欠条也没用,人言而有信,信用远胜过欠条。

信义大道在民,信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代代传承,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愈发显现出独特的价值。新时代的当阳正以多种形式传承信义,以“民族大义、社会信义、人间情义”为内涵,推进信义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市场、进景区,让信义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传递榜样力量,接力信义精神,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有的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志愿红”,有的是不分昼夜守护城市健康的“天使白”,有的是不怕危险护卫生命安全的“守护蓝”……他们始终用行动传承信义精神,践行义城担当。

宜昌当阳,千古关陵,信义精神一直在传承。陈廷海的故事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他让我们发现,普通的人也能绽放榜样光芒;让我们相信无论朝阳风雨、寒来暑往、艰苦困境,无数平凡人内心也有屹立不倒的信义力量;让我们有勇气接过信义之棒坚持奋力奔跑,让这辆崭新的货车载着这份可贵的信义与情义,驶向更远的地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姚厚丞(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半月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半生书信义,付出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