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孙凌、喻煜、通讯员童义淇)8月15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在全国上映。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参与制作与出品。
15日上午,记者与一批观众走进影院,感悟那段铁血岁月。华中农业大学的大二学生李炫烨红着双眼向记者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观看这部纪录电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铭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更加坚强地走向未来,为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影时长100分钟,上升到整个人类反法西斯战争的全体格局,运用编年体结构,贯穿了国共合作、正面战场等历史进程;有历史影像的整理剪辑,也有对当代人的补充采访。影片中,当真实的泪与火穿透银幕,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溯,更是一次唤醒民族血脉的深情共振。平山抗战老兵李银君含泪追忆:“亲眼看到日军杀人放火,由怕日本到恨日本,再到扛起枪来打日本”,这由愤怒淬炼出的抗争意志,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觉醒缩影。
影片中有不少涉及到武汉的珍贵历史内容,李炫烨说:“看到影片中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员,还有抗日英烈飞行员陈怀民,让我深受震撼,对他们的无畏骁勇和誓死不屈的气节有了更加生动的体会,深深为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国际主义精神所折服、敬佩”。
1938年4月29日,日军39架飞机侵袭武汉,中苏空军并肩凌空杀敌,取得了汉口“空战大捷”,此役中,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员舒斯特尔等英勇牺牲,我国飞行员陈怀民迎战击落5架敌机后,中弹与日本战机同归于尽。1943年,美国飞虎队队员格伦·本尼达对日作战中,飞机被击落后被荆州军民救起。
民族英雄与国外友人,都被铭记。武汉市专门设立了陈怀民路。观看完影片后,记者联系了陈怀民的后人,他十分激动,称为伯父的英雄之举自豪。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苏联、美国、印尼、印度、加拿大等一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我国人民也与这些国际援华友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历久弥深。
今年7月底,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组织近100名美国学生及部分飞虎队老兵后代组成“美国飞虎队代表团”,到上海、湖北等地参访。在武汉、荆州、红安参访时,中美两国青少年合唱《We are the world》,歌声交融,传递着和平、友谊与团结的美好愿景。
8月初,苏联烈士舒斯特尔的外孙女叶莲娜·雅科夫列娃不远万里来到武汉,亲手将母亲珍藏了87年的丈夫从武汉写回的家书、结婚照、入党证书等珍贵的原始物件捐献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加深两国友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仁山称,学校将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藏家书,弘扬传播爱好和平、坚守正义、反对侵略的精神,让青年学生通过家书了解中苏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每年清明节将组织学生到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缅怀包括舒斯特尔在内的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烈士。
这部影片是今年抗日题材电影的重要作品之一。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邓光辉称,《山河为证》显示了重振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这些精神力量的传承对于当代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
影片中,94岁的潘家盘峪惨案幸存者潘善雨,描述日军刺刀下“哪还有活人”的惨烈;12岁即投身抗日的97岁老兵王喜芳,以稚龄肩扛国难的经历诠释着中华儿女的英勇无畏……
家住武昌的周明今年刚退休,他在影片上映的第一时间到场观看,他说,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能被篡改,千千万万华夏英雄为保家卫国、民族解放前赴后继的真实画面,看了很受震撼。
据了解,《山河为证》自定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引发高度关注,先后走进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及河北、四川等地举行特别放映活动及首映,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隆重举办电影的全球首映礼,与各地观众面对面交流创作初衷和幕后故事。
影片总导演于鹏表示,《山河为证》不仅还原一段波澜壮阔的全民族记忆,在创作立意上,围绕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历史逻辑,呈现一段客观、真实、公允的历史全貌与抗战精神,影片“九一八”事变到全国抗战、从战略防御到全面反攻,清晰展现抗战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借助全球史观,呈现个人与国家、国家与世界、世界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关联,诠释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作用。
电影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出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湖北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