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
近日,“苏超”第八轮比赛结束,备受网友关注的常州队仍旧一球未进、一场未胜,输一球丢一笔,“常州”只剩下“丿”了。
“苏超”自开打以来便盛产热梗,“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太湖三傻”等早已破圈出圈,不是球迷也津津乐道。
而绿茵场上屡败屡战的常州,凭着拼搏的姿态,和场外文旅等部门“会接梗、会自嘲”的美名,依然收获了球迷与网友的喜爱。雨天里浩浩荡荡、节目效果拉满的“恐龙”方阵,被笑侃是“在赢球的三十六计里选了‘侏罗纪’”,却也让大家认识了常州的中华恐龙园。
8月3日晚,常州队0-5负于盐城队。4日一早,来自苏超常州赛区组委会的《致每一位喜爱常宝的球迷》,和记者徐博的《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及时出现在常州发布的公众号上。两篇文章既以平实的语言剖析问题、直面不足,也以真诚的态度感谢支持、重振旗鼓,在这一士气最低落的时候,拿出了“足球三年计划”的具体发展方向,让读者走进青训力量的热血现场。
评论区有理性分析的声音,也有加油鼓劲的呐喊,还有网友说,“因为‘苏超’关注常州,因为常州关注常州发布,这也是我唯一关注的外省公众号”。见惯了网络上的“狂风骤雨”,如此平和且温情的沟通交流,或许是大多数网民最初期待的纯粹模样:相隔千里,却在文字的温度中看见你我的故事与心声。
我们对一座城市的好感,往往来得很自然。也许是朋友口中的家乡太美,又或是旅游的回忆太过难忘,也可能只通过网络上的画面与文字。城市的精神力量和文化风格,像气息无形,也如流水不绝,需要建设者经年累月、各个维度的真诚用心。
八轮未进一球,从竞技的绿茵场上来看,实属战绩惨淡;但放眼一座城市的体育建设来说,可能只是一时落后。“‘苏超’对于常州,最大价值在于点燃了城市激情,凝聚了市民认同,提供了实践舞台。”
“风物长宜放眼量”,输赢之外,更愿热爱与真诚“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