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清朗”行动为网络空间“清淤排毒”

为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2025年7月24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这一行动,回应了亿万网民对清朗网络空间的迫切期待,也释放出强烈信号:虚假信息不容放任,舆论生态必须净化。

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9.7%。不知从何时起,街头的大爷大妈刷短视频津津有味,小学生能脱口而出最新热梗,家族群里各种“养生信息”轮番轰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几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受众。可当“有部手机就能做自媒体”的当下环境,一个冷峻的现实浮出水面:人人是作者也意味着人人可能是受害者。

自媒体门槛低,但底线不能跟着低。自媒体为普通人打开了表达通道,却因流量变现机制而成为乱象滋生的温床。早期“自媒体暴富神话”让人趋之若鹜,在激烈竞争中,猎奇、炒作、剧本摆拍沦为博取眼球的捷径,真实让位于点击,流量竞逐变成了谣言的孵化器。我们见证过虚假信息如何裹挟舆论、制造网暴,也目睹过伪专家信口开河的养生谬论如何侵蚀大众健康。每一次内容失真,都是对公共信任的无声侵蚀。

更令人担忧的是,AI技术的发展让造假门槛还在不断降低。人们一方面为AI提升创作效率而叫好,另一方面也在警惕其被不法分子用于“深度造假”,进行诈骗、操控舆论或制造热点。一些AI合成信息虽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却能像“认知病毒”一样,在无声中扭曲认知、误导判断。当“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我们又该如何辨别?此刻启动的“清朗”专项行动,正是一场及时雨,浇向了虚假信息的野火。

专项行动亮剑不实信息,为网络空间“清淤排毒”。让真相出声,不能只寄望于创作者的自觉,还必须靠制度和规则的坚实托底。现在国家出手,从组织引导、信息标注、资质认证、违规处置等环节逐步规范,对优质账号是保护伞,对劣质账号是照妖镜。唯有筑牢规则堤坝,让权威二字不再被冒用,让劣币无法再驱逐“良币”,真实才能得以溯源,优质内容才能在清朗土壤中蓬勃生长。

拨开虚假信息的迷雾,我们才能不做“信息难民”。若放任虚假信息与AI操纵横行,我们将沦为被动接受、难辨真伪的“信息难民”,步入另一种精心设计的“楚门的世界”。国家重拳整治自媒体不实信息,不仅是为行业刮骨疗毒,更是为每一位普通网民搭建起了信息的庇护所,铺设了一条“走出围墙”的求真之路。当谣言的迷雾被驱散,真实才能自由呼吸——这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守护,更是对理性社会根基的捍卫。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琪(武汉东西湖区)

责编:郭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清朗”行动为网络空间“清淤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