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任俊飞)今年暑期,湖北省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创新推出15个“爱心托管班”,覆盖城乡15个社区和9个农村,招募95名志愿者,为近400名少年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多样化服务,以“应开尽开”的担当破解托管难题,赢得群众点赞。
城乡统筹,破解托管资源不均衡
科普课堂。通讯员 供图
“城里娃有老师辅导,农村娃也不能落下!”老河口市酂阳街道王府洲村的家长感慨道。针对农村师资不足问题,街道精准对接武汉高校,引入2支共19名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驻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服务。在城区,部分社区面临场地有限、学生密集的难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增设托管点位,并补充2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流生源,确保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托管服务。
“既要‘托得住’,更要‘管得好’。”酂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托管班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等群体,通过“街道统筹+社区实施+志愿者参与”的模式,实现资源高效整合。
课程创新,让知识“活”起来
如何让孩子们远离手机、爱上课堂?酂阳街道的答案是:把知识变成游戏,让课堂成为乐园。
防溺水课堂。通讯员 供图
防溺水教育课上,志愿者用杯子演示“光的折射”,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水看起来浅,实际很深!”科普课堂上,水果电池点亮灯泡、机器人随音乐起舞、蔬菜汁变身“酸碱指示剂”,引得惊呼连连;非遗文化体验环节,孩子们亲手制作漆扇、模拟针灸,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课业辅导、体育游戏、剪纸手工、国旗历史等多样化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兴趣所在。
“孩子每天回家都兴奋地分享课堂见闻,还主动要当‘小老师’给我们讲课。”家长李女士说。托管班不仅解决了看护问题,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青春相伴,代际沟通零距离
团队游戏。通讯员 供图
“大哥哥大姐姐从不凶我们,还会陪我聊动画片!”二年级学生小轩的话,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95名“00后”大学生志愿者以亦师亦友的角色,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拉近距离。他们带着孩子们做实验、演情景剧、玩团队游戏,让托管班充满欢声笑语。
“与其说我们在教孩子,不如说是共同成长。”大学生志愿者王磊表示,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基层服务的意义。年轻志愿者的热情与创意,为托管班注入了活力,也让教育更有温度。
民生答卷,托起“稳稳的幸福”
结业成果汇演。通讯员 供图
托管班的成效,体现在家长舒展的眉头里,更藏在社会的隐性效益中。一方面,双职工家庭不再为“孩子独自在家”忧心忡忡;另一方面,暑期集中托管减少了儿童野泳、沉迷网络等安全隐患,为防溺水工作筑牢防线。
酂阳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下一步将总结试点经验,优化课程设置和资源配置,推动托管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切实将民生“痛点”变为幸福“亮点”。
从“看护难”到“乐托管”,酂阳街道以城乡一体化的服务思路、年轻化的教育方式、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贵在精准对接需求,赢在创新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