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福汉康”发布的最新理赔报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产品上市不到一年,累计赔付金额便高达5484.60万元,其中单笔最高赔付39.20万元,单人最高赔付58.20万元,单人最多赔付47次,理赔最快仅需3小时,赔付对象最大年龄96岁,最小年龄仅9个月。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仅仅是全国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惠民保”)赔付情况的一个生动缩影。
自2020年惠民保全面推广以来,其发展势头迅猛。全国共有30个省份推出298个产品,凭借“政府指导、商业运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参保门槛低、保障责任丰富、保险金额高”等显著特点,迅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青睐,在保险市场引发强烈反响。
惠民保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然而,受筹资水平等因素限制,一些医疗费用,尤其是自费部分,仍无法纳入保障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望值日益提升,不仅希望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期盼保障范围更加全面。惠民保与基本医保实现有效衔接,将医保目录外费用纳入保障范畴,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减轻高额医疗费用负担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群众的健康保障增添了重要砝码。
惠民保是传统商业保险的差异化替补。传统商业保险完全由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价格相对较高,且对参保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职业风险等自身条件有严格限制。这使得许多低收入群体、老年人、残疾人、高危职业人员等难以购买商业保险,从而在健康保障方面面临较大风险。而惠民保突出普惠性,保费通常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价格亲民。它突破了年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职业类别等限制,覆盖人群更为广泛。无论何种身份、何种职业,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购买惠民保,为自己和家人增添一份可靠的保障,真正实现了“应保尽保”。
惠民保是政府部门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由政府指导、具有公益性特点的产品,惠民保已成为重要的民生事项,被当作政府实事来抓,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数城市允许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本人和直系亲属投保,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方便了群众参保。同时,推动将惠民保纳入医保“一站式”结算,让群众在理赔时更加便捷高效,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此外,政府部门更加注重产品的迭代升级。以武汉“福汉康”为例,上市第2年便通过降低医保目录内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增加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扩大国内特定高额药品和罕见病药品保障数量等一系列举措,为群众提供了更优的保障待遇,让惠民保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总体来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惠民保以“小保费”撬动了“大保障”,实现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群众有感”的共赢目标。它已成为广大居民在应对突发疾病、减轻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时的高性价比选择,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筑牢了坚实防线,为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高质量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贡献了重要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惠民保将在保障民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栋(湖北省“医路高歌”网评团队)
责编:陈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