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实习生 杨睿中
站在丹江口大坝上,抬眼望去群山环绕、波光粼粼。86岁的杨小云是汉江集团教授级高工,参与大坝的建设、管护62年,用最好的青春年华守护南水北上。
1963年,24岁的杨小云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毕业,她主动申请来到当时一片荒凉的丹江口工作。初上项目,杨小云要攻克的就是坝体补强难题。她和工人们一样吃把子馍、住简易房、睡硬板床,哪怕要扛起50公斤重的水泥袋,也毫无怨言。
一年后,杨小云和同事们提交了一份科学严谨的实验报告,为1964年底丹江口大坝复工作出重要贡献。
1983年汉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巨大的水流冲击,让坝顶上难以正常走动。杨小云却认为这是一个观察大坝运行状态的好机会,她和团队成员不惧危险,在坝顶上连守7个昼夜,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为工程安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
1994年,杨小云主动请缨,牵头攻关丹江口大坝加高新老混凝土接合这一关键性难题。1998年,退休后她也未离开工程一线,被汉江集团返聘负责中心水厂扩建、沙沟河整治等多个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的监理工作。
“能看到北方人喝上我们丹江口的水,那种幸福感无法形容。”如今,杨小云成为汉江集团的一名宣传员,将护水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