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彭琪琳 李伟
实习生 郭元婷 温宝
2025年主汛期,湖北省遭遇多轮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十堰、黄石、黄冈等地洪涝地质灾害风险高发。
7月28日,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通报14起典型案例,通报表扬湖北“早发现、早预警、早转移”的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实践。
此前,湖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先后数次发布风险提示,要求做好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十堰市、黄石市、黄冈市、神农架林区、荆州市等地通过加密巡查、科学预判、快速处置,成功避险14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累计转移群众200余人,实现人员零伤亡。14起案例覆盖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种灾害类型,基层干部和群众展现出高度防灾意识。
7月9日,十堰市郧西县遭遇极端暴雨,上津镇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汪思华在巡查中发现村民屋后山沟土石异常堆积,立即上报并组织5人转移。2小时后,泥石流冲毁6间房屋,因撤离及时无人伤亡。同日,该县香口乡孟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荣发现山体垮塌前兆,紧急转移15户32人,3小时后暴雨性泥石流冲入5户民宅,未造成人员伤亡。
郧西县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根据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启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通过短信、微信、应急广播等多渠道向各乡镇、村(社 区)发布风险防范提示,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巡查值守制度,确保灾害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在黄冈市英山县,6月19日,英太寨村党支部书记安金祥发现山体出现约2米长裂缝,流水泛黄且伴随泥沙、碎石滑落,凭借多年地灾防治经验,判断即将发生滑坡,提前1.5小时转移8人,最终60立方米泥石击穿房屋后墙。黄冈市黄梅县柳林乡陈湖咀村则用竹子、红布制作简易隔离带,警示车辆,保障3000余人出行安全。
荆州市公安县斑竹垱镇的“夜险夜抢”尤为典型。6月26日晚,杨家湖村党支部书记苏小梅发现渠堤漏洞后,村民自发捐赠160个编织袋和砂石料,20余名党员群众连夜奋战5小时化解溃渠风险,保住下游600亩农田。
神农架林区下谷乡利用应急广播实时推送路况,提醒村民在道路排险清危结束前切勿靠近。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实施“隐患上报—部门联动—专家研判”闭环处置,2次崩塌均未伤人。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湖北累计有58起成功转移避险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链接:7月28日通报的14起典型案例
案例1
7月9日,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遭遇强降雨,最大降雨达359.8毫米。
7时40分,孙家湾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村党支部书记汪思华带领村两委干部雨中巡查发现,4组东河口余新坤屋后山沟内出现多处垮塌,沟内堆积大量土石,且雨水裹挟大量泥沙流出,根据经验判断有泥石流风险,于是立即上报。
之后,组织余新坤一家5口转移至其亲戚家居住,并在涉险区域设立警示标识。
泥石流冲毁房屋
9时50分,余新坤房后山体发生较大规模滑坡,混合着雨水形成泥石流,冲毁余新坤6间房屋。因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无人员伤亡。
案例2
7月9日6时40分,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绞肠关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村党支部书记金明红冒雨沿着河沟巡查发现,河水没有漫涨,但河水颜色与往常相比变黄,水质浑浊。
8时30分,金明红巡查至郭家沟口时,发现余正明屋前有大量雨水裹挟着泥土石块异常流出,堆积在房屋周边,根据应急管理部门平时培训的防灾避险知识判断,有泥石流风险,于是立即上报。
泥石流冲垮后的房屋
同时迅速组织周边受威胁的5户20人转移至集镇及亲戚家居住,并在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悬挂警示标识。
在后续持续强降雨影响下,郭家沟内大量雨水裹挟着砂石、岩块等冲击至余正明等居民房屋周边淤积,堆积方量约2000立方米,导致3户房屋(其中10人已转移)被深埋1米以上。因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无人员伤亡。
案例3
7月9日,十堰市郧西县槐树林特场遭受暴雨极端天气,最大降雨量达到267.8毫米。
12时20分,槐树林特场范家坪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村党支部书记寇章国在村三组滑坡点巡查发现,该处滑坡体局部出现土体溜滑、掉块现象,滑坡风险加大,于是立即上报特场管委会,并以敲锣方式发布预警,逐户通知滑坡点周边18户60人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房屋受损严重
13时45分,范家坪村三组滑坡点局部区域发生较大规模滑坡,方量约100立方米,岩土体直接冲毁坡下1户居民房屋。因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无人员伤亡。
案例4
7月9日,十堰市郧西县北部香口乡遭遇强降雨,最大降雨达到359.8毫米。
8时左右,郧西县土门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负责人项圆和香口乡孟川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村党支部书记张立荣雨中巡查村地质灾害点时发现,村民徐国田房屋后侧山体有岩土垮塌现象,判断属于滑坡前兆,于是立即组织1户3人转移安置到周边安全区住户暂住。
山体滑坡现场
10时40分,徐国田屋后山体发生滑坡,方量约500立方米,造成徐国田房屋后墙被推倒,床、衣柜等家具被掩埋。因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无人员伤亡。
案例5
7月9日12时,十堰市郧西县香口乡孟川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村党支部书记张立荣在雨中巡查发现,该村7组居民区屋后山体多处出现垮塌下滑现象,且周边冲沟内洪水暴涨,判断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于是立即上报乡政府,同时和村委会工作人员转移危险区域15户32人,安置到周边安全区住户家中暂住。
泥沙冲进屋内
15时40分,洪水裹挟着垮塌的岩土体形成暴雨性泥石流,方量约2000立方米,顺着冲沟等地冲入坡下居民区屋内,导致5户居民户房屋受损,大量岩土堆积在屋内。因提前转移群众,无人员伤亡。
案例6
7月9日13时40分,十堰市郧西县香口乡湖岭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柯昌平巡查发现,岭沟口滑坡体局部发生变形、掉落土块,经研判属于滑坡前兆,于是立即上报。
房屋被滑坡体掩埋
乡政府安排干部迅速组织周边涉险区域住户6户10人撤离到安全区域,并在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悬挂警示标识。15时30分,岭沟口发生较大规模滑坡,方量约3000立方米,损毁房屋3间。因发现早、转移快,无人员伤亡。
案例7
6月30日,十堰市郧西县关防乡遭遇强降雨,3小时累计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4时许,关防铺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村党支部书记江成河接群众成良玉电话,村民梁世芝房屋前后滑坡导致排水不畅可能会被淹,于是立即上报,并连夜转移梁世芝1户7人至安全地带,同时组织人员对梁世芝房前屋后洪水排堵物进行清理。
组织人员除险
9时,房屋前后被淹,泥土与石块随雨水倾泻淹没屋前道路。关防乡迅速组织镇直干部,开展险情处置。雨势减弱后,第一时间恢复道路畅通。因转移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8
6月30日,十堰市房县应急管理局根据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启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通过短信、微信、应急广播等多渠道向各乡镇、村(社区)发布风险防范提示,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巡查值守制度,确保灾害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7月1日7时,姚坪乡化口村党支部书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万煜峰巡查发现,该村省道S281支线化太路化口大桥至村委会路段有散落石块,上方高切坡几块巨石有松动、裂缝,存在崩塌风险,可能阻断道路,将会影响附近2000名群众出行,于是立即上报。
高切坡崩塌,交通受阻
接报后,姚坪乡政府带领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道路封控,拉起警戒带、竖立警示牌,安排专人在道路两端值守。7时30分,路边高切坡发生200余立方米崩塌,导致交通受阻中断。经现场清障除险,10时20分,交通恢复畅通,无人员伤亡。
案例9
6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黄石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黄石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启动应急叫应,点对点呼应至相关县(市、区)、街道(乡镇),要求加强风险隐患巡查排查,提前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
对地质灾害点开展巡查
28日19时,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南岳社区书记、隐患信息报送员方和生带队巡查地质灾害及危房时发现,南岳社区牛尾巴193号楼前坑体出现裂缝,判断存在崩塌风险,于是立即上报。沈家营街道办主任周昊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7户14人转移安置。29日8时,方和生再次巡查发现,牛尾巴193号楼前坑体发生崩塌,再次上报。9时左右,副区长崔岩带领该区住房保障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地环站等部门踏勘研判后认为,此处仍有地质灾害风险,于是立即对危险区域拉设警戒线、竖立警示牌、实施封闭管理,告知周边居民远离危险区域并沿路排查周边隐患。因发现早、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10
6月27日5时,黄冈市黄梅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7时15分,柳林乡小时降雨量达58毫米。柳林乡陈湖咀村党支部书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王亚洲巡查道路发现,通往停前镇东冲村省道旁山坡出现异常,泥土松软,小块泥土掉落,坡下流水浑浊。凭借多年防汛工作经验,王亚洲迅速判断存在滑坡风险,考虑到山下S236主干道车流量和人流量大,一旦滑坡将造成严重后果,于是立即上报。
设置防护隔离措施
同时迅速组织村“两委”及周边群众,对沿坡路段进行隔离,众人就地取材,利用竹子、树枝、红布、交通警示锥等物品设置安全隔离带,有效阻止过往车辆及行人靠近危险区域。9时35分,山坡发生松动滑坡,约350立方米碎石泥土倾泻而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王亚洲组织干部群众清理路边泥土,并在路段两侧设置醒目警示牌,安排2人值守路口,提示过往车辆缓慢绕行。
11时30分,山体出现二次滑坡,约200立方米碎石泥土造成省道通行受阻。因预警及时、处置得当,无人员伤亡,保障了3000余名群众出行安全。
案例11
6月19日,黄冈市英山县遭受梅雨期强降雨,陶家河乡英太寨小时降水量达62.4毫米。9时42分,英太寨村党支部书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安金祥带队巡查市级地质灾害点叶家塆发现,农户刘振德屋后山体出现约2米长裂缝,流水泛黄且伴随泥沙、碎石滑落,凭借多年地灾防治经验,判断即将发生滑坡,于是立即上报。10时36分,成功将危险区域内2户8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在涉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与警示牌,安排专人值守。
房屋主体被破坏
12时20分,滑坡发生,约60立方米山石泥沙倾泻而下,将屋后沟道填满,山石掩埋至二楼窗户,后屋墙体被泥石击穿。由于巡查及时、预判准确、处置得当,无人员伤亡。
案例12
6月20日,黄冈市英山县遭遇持续强降雨,陶家河乡12小时累计降雨量达108毫米。18时15分,闵家畈村党支部书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胡海军雨中巡查时发现,七组村民胡石腾屋后山体出现土体松动、碎石滑落,凭借多年地灾防治经验,判断山体随时有滑坡的风险,于是立即上报。
屋后山体发生滑坡
村两委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18时40分,3名受威胁群众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得到妥善安置,同时在危险区域周边拉起警戒线实施封锁,严防无关人员进入。21日2时28分,滑坡发生,泥石约150立方米,击穿胡石腾家屋后墙体。由于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处置得当,无人员伤亡。
案例13
6月18日至21日,神农架林区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林区应急管理局果断启动叫应机制,持续不间断提醒各乡镇要重点防范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21日5时21分,下谷乡兴隆寺村三组组长李发明在巡查时发现,离子山村级公路王功尖处山体发生崩塌,落石导致公路中断、电力线路损毁,且上方山体有几处巨石裂缝松动,存在二次崩塌风险。该公路是进村入户的唯一道路,堵塞后将严重影响兴隆寺村三组38户105人出行,于是立即上报。6时12分,下谷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及施工车辆到达现场,在崩塌山体两侧道路拉设警戒线值守,并立即组织排险清危、疏通道路。
山体崩塌,巨石堵塞公路
同时,利用QQ、微信、应急广播等手段向兴隆寺村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村民道路排险清危结束前切勿靠近。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抢险施工,8时55分,巨石排险清理完毕,道路、电力恢复通畅。由于风险隐患发现及时,排险清危措施得当,无人员伤亡。
案例14
6月26日20时,荆州市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湖村党支部书记、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苏小梅带领巡逻队巡查沟渠堤道时,发现四支渠7组断面出现漏洞险情,随时有溃渠风险,严重威胁下游2个村小组87户228余名居民及600余亩农田安全,于是立即上报,并在现场设置警戒标识。
亮后村民再次入水检查加固
斑竹垱镇政府接报后,在夜色中迅速动员20余名党员和群众开展抢险自救。村民们自发捐赠了160余个编织袋、3车砂石料及数方土方,经过5个小时连续奋战,27日1时,漏洞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清晨,村民们再次下水对险情处进行仔细检查和加固,确保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因发现早、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