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退役军人黄飞:下磨石村是我第二个家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孟荣、肖俊波)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谷城县茨河镇下磨石村驻村第一书记黄飞,作为特邀嘉宾,在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大讲堂上,向大家分享自己驻村驻心、扎根基层的经历,彰显出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担当。

黄飞分享驻村经历。 通讯员 供图

谈起自己的经历,黄飞娓娓道来。2019年4月,他奔赴谷城县茨河镇下磨石村,投身精准扶贫一线。2021年7月,他见证该村实现整村脱贫,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隔近四年,2025年3月,他再次重返这片曾奋斗过的土地,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

如今,下磨石村早已成了他心中的第二个家。

笔者跟随黄飞走进下磨石村。 通讯员 供图

7月28日,笔者跟随黄飞,用镜头记录了这位“兵书记”驻村工作的一天。

黄飞开始晨跑。 通讯员 供图

6:30,晨雾裹着稻花香漫过田埂,下磨石村主干道上,黄飞正系鞋带,身着部队体能训练服——短袖沾着露水,大裤头随动作轻晃。

这位有着17年军龄的老兵,即将开始每日雷打不动的5公里晨跑,从部队到乡村,他严格控制作息时间,晨跑也正式拉开了新一天巡村工作的序幕。

8:30,黄飞首先来到改水现场,蹲查管道接口密封情况,叮嘱压实防渗水措施。转身他去高标准农田,摸了摸新修的灌溉渠壁,确认300亩稻田灌溉无忧。最后黄飞又到老堰塘改造处,催施工队清淤彻底,确保秋收前多蓄水。

黄飞来到改水现场。 通讯员 供图

10:00,在下磨石村一组,村民苏永俊家的屋檐下透着阴凉。84岁的苏永俊——这位老党员、老退役军人、连任三届的老村干部,正捏着报纸凑近眼前看。

黄飞提着个小布袋走进来,掏出副新老花镜:“苏大爷,您爱读报,工作队给您挑了副清楚的。”老人接过眼镜戴上,报纸上的字瞬间清晰,他抬头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渗着汗:“这太得劲了!谢谢你们还想着我。”

黄飞给苏大爷带来新的老花镜。 通讯员 供图

11:00,黄飞带领入村游客来到村葡萄园体验采摘葡萄。

连日来,他通过线上短视频推广下磨石村特色葡萄,吸引流量关注。线下黄飞组织志愿者团队搭建销售渠道,协调物流运输,帮助村民实现产销对接,有效解决滞销难题,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黄飞组织志愿者团队搭建销售渠道。 通讯员 供图

14:00,下磨石村一组苏家洲漫水桥边,黄飞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开展防汛及防溺水检查宣传。

他们穿红马甲,用敲锣、喇叭喊话等接地气的老办法,向村民宣讲防汛要点和防溺水知识。同时查看河道淤泥情况,该桥已出现漫水,存在安全隐患且影响村民出行。黄飞现场记录情况,计划下一步组织维修。

黄飞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开展防汛及防溺水检查宣传。 通讯员 供图

15:00,驻村工作队在磨石河沿岸河堤深水段及桥头等醒目位置,规范设置救生圈、救生杆等应急救生设备,并统一固定,确保紧急情况下可快速取用,为村民安全筑牢防线。

开展防汛及防溺水检查宣传。 通讯员 供图

16:00,黄飞来到下磨石村二组87岁空巢老人夏秀英家中。他发现老人屋内灯泡损坏,当即前往镇上购置新灯,返回后迅速更换安装。暖光点亮房间,切实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难题。

来到空巢老人家中解决困难。 通讯员 供图

17:00,下磨石村的古黄连木树下,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正实地考察这棵有600多年树龄的“老宝贝”。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正实地考察村中的“老宝贝”。 通讯员 供图

这棵见证村庄变迁、承载诸多故事的古树,被视作乡村旅游的潜力地标,黄飞计划借鉴“孤独一棵树”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其历史故事,将其打造成村里的“活地标”。

18:00,驻村第一书记黄飞组织开展下磨石村路网命名谋划,为规范路网标识奠定基础。

开展路网命名谋划。 通讯员 供图

此前,村委会门口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四个军休所援建的道路已正式命名为“军休路”,既承载帮扶情谊,又呼应帮扶单位身份,获广泛认可。

在此基础上,拟为两条道路命名形成呼应:连接白龙庙村至金牛寺村的道路,其下磨石段因邻溪地理特征,拟命名“军溪路”,二组附近道路因曾有泰山庙,拟命名“军泰路”,既留存历史记忆,又赋予路名故事性与温度。

18:00,驻村第一书记黄飞组织开展下磨石村路网命名谋划,为规范路网标识奠定基础。

此前,村委会门口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四个军休所援建的道路已正式命名为“军休路”,既承载帮扶情谊,又呼应帮扶单位身份,获广泛认可。

在此基础上,拟为两条道路命名形成呼应:连接白龙庙村至金牛寺村的道路,其下磨石段因邻溪地理特征,拟命名“军溪路”,二组附近道路因曾有泰山庙,拟命名“军泰路”,既留存历史记忆,又赋予路名故事性与温度。

22:00,夜深人静,黄飞拨通视频,疲惫的脸庞映着屏幕微光。

他笑着讲述今日驻村工作进展,却藏起手臂擦伤。儿子问“爸爸周末回来吗?”他喉头一哽,轻声说“很快”,挂断后独对山月,将思念揉进振兴蓝图里。

“军装脱了,军人的魂不能丢;岗位变了,为人民服务的根不能断。”对黄飞来说,下磨石村乡村振兴就是新时代的“战场”,而他,永远是那个冲锋在前的“排头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退役军人黄飞:下磨石村是我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