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赛迪顾问同步发布《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湖北8地上榜,保持全国第四、中部第一的领先位势,其中枝江以全国第77位再度跻身“百强县”,为宜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份榜单延续“双门槛”机制,以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基础,辅以经济实力、发展潜力等35项综合评价指标,评选机制科学、标准严苛。枝江连续入围,不仅彰显其经济底盘的坚实,更体现出主动转型、持续提质的努力成果。在县域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枝江凭借战略清晰、路径明确、执行有力,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展现了中部县域的韧性与活力。
县域经济的比拼,早已超越了GDP和财政收入的“量”的较量,更多是产业结构的“质”、科技创新的“核”、人才支撑的“力”与治理能力的“效”的角逐。在全国县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传统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不再具有决定性作用,枝江的突围之路,正是走了一条“从新出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产业新”是枝江发展的坚实根基。产业是县域经济的立身之本,枝江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在传统化工产业基础上主动转型,加快构建以现代工业为主体、农业稳固、服务业崛起的多元产业格局。面对“双碳”战略与供给侧改革机遇,枝江加快从资源依赖向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依托枝江经济开发区,推动主导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集群培育,打造出“链群共生”的发展格局。在发展先进制造的同时,枝江还积极培育“夜经济+农文旅”等新兴服务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城乡联动,展现出县域经济的更新活力。
“科技新”为枝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科技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引擎,枝江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创新平台—人才支撑”的全链条创新生态。规上企业超半数实现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上云”“智慧园区”等数字化转型路径,智能制造初见成效。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支点,枝江打造出从技术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智慧农业也走在前列,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了种植精准化与生产智能化。科技赋能让枝江从传统制造走向技术驱动,迈上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之路。
“人才新”是枝江发展的有力支撑。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枝江以“才聚枝江”专项计划为抓手,围绕重点产业精准引进紧缺人才,构建校地合作机制,引育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团队。为提升人才匹配度,枝江完善技工教育体系,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培育本地技能型人才。在人才留用上,枝江优化宜居宜业环境,提供青年人才公寓、创业补贴等配套服务,打造“拎包入住、拎包创业”的生活场景。同时,枝江推动形成尊才重才的制度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县域发展注入持续的人才动力。
枝江的成功并非偶然,但其在百强之路上仍需持续发力。面对未来更激烈的竞争,枝江应进一步深化产业转型,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优化人才政策,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真正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相信在未来,枝江将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县域发展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向杰(枝江市百里洲镇人民政府)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