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孝感交通干部脚带泥土做决策 “公交路线要用脚步丈量出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陶忠辉

通讯员 乐浩明 李苏秦

盛夏时节,孝感交通人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上半年,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首超100亿元,在全省交通投资季度考评中,多个项目夺得“红旗”。

成绩背后,是始于年初的“干部素质提升”行动:从机关到工地,从讲堂到治超现场,一场“破茧式”成长正在孝感交通人身上悄然发生。

讲堂革命:让公交司机站C位

4月,“澴川交通大讲堂”第7期迎来一位特殊讲师——公交驾驶员叶小劲。他的工装与台下交通干部的衬衫形成鲜明对比。

“雨天刹车距离增加3米,老人上车多等15秒……”叶小劲展示的“驾驶员视角民生地图”,让市道运中心的年轻干部饶浪深受触动,在笔记本上疾书:“公交路线设计图上的曲线,要用脚步丈量出来。”

让基层员工站上C位,60多名讲述者中,有23人来自基层一线。7期课程“孵化”出多项破解“深水区”难题的建议方案,“四不两直”调研法成为机关干部标配。

“过去,我们的干部在办公室里谋划,现在是带着泥土味进入决策圈。”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严书高道出了变化。

蹲点交流:青年干部能力大提升

翻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指挥中心干部陈辉的蹲点日记,5月12日的记录尤为鲜活:“14:37,一辆鄂K牌照货车冲卡,右前轮挡泥板缺损!”这个从未离开过办公室的“秀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执法记录仪的重量。

“治超先治心。”陈辉将基层发现的“处罚文书填写烦琐”等5大痛点,转化为机关效能改革清单。如今,文书格式化、出勤规范化让单次检查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一。

支队干部陈铁军在蹲点中创立的“铁哥说法”普法专栏成为全市样板。“以前觉得跟有些超限司机讲不通道理,现在明白了,他们可能只是不懂法。”他设计的“违法成本计算器”,用一张“明白纸”算清超载对车损、保费的影响,使争议率直降40%。

沾过工地尘土的机关干部,破解难题的措施才能精准“滴灌”。

4月24日的“199吨预制梁突围战”,就是一场实战检验。为保障超重超长构件运输,行政审批科联合公路局、设计院组成“72小时突击队”:桥梁检测车凌晨2点仍在奋战,年轻干部郑剑锋48小时内往返武汉3次,最终省厅特批文件比常规流程快了17天。运输时,执法支队创新的“人车接力”护航方案——前导车实时监测、后压车动态补位,被鑫夏物流公司点赞为“教科书级的护航”,并送来锦旗。

导师帮带:催生项目加速度

孝感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11个重大交通项目指挥部,下基层调研,在一线指挥,以“一套年轻班子、一套管理方案”为“教学大纲”,悉心指导交通干部攻坚破局。一个月内,硚孝西延线、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孝感北段等4个高速项目接连开工,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孝感北段用地预审仅17个工作日“零补正”过审。

市交通运输局县处级领导结对传帮带17名青年干部,催生青胜于蓝的“裂变”,“95后”干部丁莹,如今不仅能梳理项目全流程要点,更能独立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打通专题报批堵点,从流程执行者蜕变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能手。

在河口大桥改造项目工地,最后一片桥箱梁落地宣告了项目左半幅箱梁架设完成。市公路管理局局长马四祥带领罗宇等一批年轻工程人员扎根一线,凌晨打着手电筒在钢筋加工厂核对模板尺寸,汛期蹚水组织抢排基坑成为家常便饭,连续90余天加班加点让项目总工期缩短了2个月。

6月下旬,暴雨连袭。孝感市交通运输局干部闻“汛”而动,纷纷下沉公路一线保路保畅、查勘灾情……“干部,就要在风雨里历练,在基层扎根。”严书高说,“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永远在路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孝感交通干部脚带泥土做决策 “公交路线要用脚步丈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