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车桥的员工在生产线上专心生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通讯员 夏峻 王文初
7月12日,位于公安县青吉工业园的湖北车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车桥”)车间热火朝天,首批电驱车桥产品快速被装上货车,发往省外客户。公司董事长罗小峰感慨说,曾经的“中国车桥第一股”活过来了!
重组后的湖北车桥,试生产电驱车桥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摄
湖北车桥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公安县汽车配件厂,主要生产汽车前桥、后桥等产品,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此后长期在盈亏线附近徘徊,至2008年亏损近1亿元。
湖北车桥对公安县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最鼎盛时,曾带动聚集4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年产值达30亿元。罗小峰成立的荆州市恒丰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州恒丰”),便是其主要供应商之一。
“一损俱损。”罗小峰坐不住了。公安县委、县政府态度鲜明:决不能让湖北车桥倒下!
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2009年至2014年间,荆州恒丰出资3亿多元逐步收回湖北车桥100%股权,并将其从上市公司剥离。随后,县委、县政府协调316亩用地指标,帮助湖北车桥整体搬迁至青吉工业园。
2016年,设备全新升级的湖北车桥重拾信心,与江淮汽车、北汽福田、东风股份等国内知名车企达成合作,年产值近10亿元,两年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湖北车桥部分产品展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摄
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让主打燃油车产品的湖北车桥遭受重创,2020年起,业绩直线下滑。原计划的电驱车桥生产线,因资金等原因不能上马,企业陷入恶性循环。
“再这么亏下去,只能倒闭。”时任公安县经信局局长陈杰与企业管理团队商量对策:往产业链下游走,与大型整车厂合作,才有一线生机。
公安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与罗小峰一起,前往东风股份、北汽福田、江淮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接洽沟通,最终与北汽福田达成重组意向。
北汽福田是我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拥有商用车发动机、自动挡变速箱生产基地,却没有自己的车桥企业。“此次重组正好补全北汽福田商用车动力链。”北汽福田荆州厂区党委书记蓝红说。
湖北车桥的员工正在作业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摄
2024年12月30日,湖北车桥完成重组,北汽福田控股65%。今年以来,在北汽福田人员、技术、资金的多维扶持下,湖北车桥首条电驱车桥生产线建成并投产,1至6月产值同比增长60%,预计今年底出货量达到10万台(套)。
“从传统燃油车市场转型新能源车市场,湖北车桥这次重组,既是复活,更是新生。”公安县委书记严广超表示,将持续强化干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推动以湖北车桥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