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武大副教授阿部:借武汉科创之光,助力伊拉克能源转型


阿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然 通讯员胡义翔 实习生樊新乐

武汉大学伊拉克籍副教授阿部,在中国生活了21年,他早已拿到“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把武汉当作自己的家。

7月的武汉烈日炎炎,阿部带领学生奋战在电气工程实习一线,心中始终牵挂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以及一份跨越万里的期盼——借武汉科创之光,助力伊拉克能源转型。

伊拉克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五,但电力短缺、电网薄弱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阿部介绍,伊拉克高峰时段电力短缺,一些社区不得不安装发电机供电,且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发电,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破解这一困局,伊拉克正全力推进能源转型:2024年,该国出台家庭太阳能系统国家推广计划;2025年,推出分布式光伏低息贷款政策,为民众和企业安装太阳能设备提供资金支持。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巨大的电力需求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武汉的科创优势,正为伊拉克破解能源转型难题提供重要支撑。由武汉大学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广州悦瓦新能源有限公司,及伊拉克巴格达大学、伊拉克京华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申报推进的中伊智能微电网与储能联合实验室项目,已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

阿部深度参与了联合实验室申报和筹备。他认为,该联合实验室以伊拉克作为技术落地的首个支点,将融合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电动汽车充放电及智能管理的光储充放一体化智能微电网技术,应用到阿拉伯国家的广阔场景中,有助于解决这些国家电力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阿部还担任硕士、博士留学生项目负责人。这些留学生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是连接中国技术与当地实际需求的重要纽带。

针对留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阿部带领团队精准施策:构建硕博全英文培养体系,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到论文指导,全程采用英语授课,帮助留学生精准掌握中国新能源与电网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山东泰开集团合作共建留学生实习基地,强化理论学习、产业实践衔接;以联合实验室项目为依托,吸纳留学生深度参与中国技术方案本地化创新等科研工作。

阿部说,希望依托武汉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培育更多能源转型的“桥梁型人才”。

“武汉给了我扎根成长的土壤,我希望这片土地孕育的技术能惠及更多人。”阿部的话语中充满憧憬:当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在伊拉克人民的屋顶汲取阳光、转化电能,当中国生产的储能系统实现电力稳定输出,当升级后的智能微电网降低损耗、保障供应,这束从武汉“借”出的科创之光,终将在互利共赢的合作中,照亮能源转型的广阔前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武大副教授阿部:借武汉科创之光,助力伊拉克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