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通讯员陈梦圆 俞小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容易中暑,严重者还会出现热射病,危及生命。近一周来,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收治了5名中暑患者,都获得及时救治。医生提醒,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户外工作者、身体偏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婴幼儿都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7月6日,53岁的刘先生起了个大早,本想趁着清晨凉快去钓鱼,没想到晕倒在河边。幸好路人及时发现报警,他被紧急送到医院急救。此时,刘先生体温接近40℃,处于深度昏迷。
7月7日中午,72岁的张爹爹出门取快递,不到半小时就晕倒在路上。邻居发现后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当时他体温41℃,被确诊为热射病。
“两位患者入院时,都是深度昏迷、休克、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幸运的是未出现多器官衰竭。”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许美霞介绍,因患者病情危重,他们都被转入ICU。医生用冰毯、冰帽等措施为他们快速降温,并积极进行大量液体复苏、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二人转危为安。
许美霞介绍,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至40℃以上,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刘先生虽然是清晨出门,但当时气温仍然很高,且河边湿度大,加上他专注钓鱼而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未能及时、足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身体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失控性升高;张爹爹是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弱,太阳直射高温环境下导致其重症中暑。
户外太热易发生热射病,宅在家中是否一定安全?该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喜丰介绍,长时间待在高温的室内,同样有患上热射病的风险,甚至更为隐蔽。“最近一周,我们神经内科病区收治了多名在家严重中暑的患者,都是老年人。他们最开始是食欲不振、头晕恶心、乏力,患者和家属都以为是天气热了影响食欲,其实已经发生中暑。”王喜丰说,有的老人为了节约或担心吹空调着凉,即使酷热也不开空调,久处高热的室内,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又差,极易发生热射病。
医生提醒,要尽量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环境,减少中暑风险,保证休息,防止脱水。若遇热射病患者,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同时采取急救措施:迅速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解开衣物散热,评估其神志。可采用凉水浸泡、凉水淋浴、喷洒凉水、擦拭身体、冷敷头部及腋下等方式帮助其快速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