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常少华
“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我送阿叔茶具/他研磨下笔直接给我四个字/大展鸿图……”
这首名为《大展鸿图》的中文歌曲,最近在国内短视频社交平台掀起改编二创热潮,迅速走红并火爆全球。7月7日,该曲的创作人兼演唱者“揽佬”,以月听众数突破302.2万的成绩超越周杰伦,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月听众数第一名,该曲也进入全球飙升榜前50名。
这首“土嗨”神曲采样经典粤剧《帝女花》的旋律,搭配孟菲斯风格的碎拍鼓机,加上魔性的舞蹈、接地气的歌词、病毒式的短视频传播,共同形成了浓郁激烈的记忆点,在几秒钟之内可以迅速让人“上头”。相比此前《科目三》的海外出圈,《大展鸿图》在MV和歌词内容中都加入了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唤起不少网友的集体记忆。
为纪念粤剧《帝女花》首演68周年,该曲团队选择在香港赛马场和具有百年历史的“莲香楼”拍摄。《帝女花》在岭南地区拥有崇高的地位,被广为流传和喜爱。歌词里提到闽粤地区的日常元素和文化习俗,例如银龙鱼、茶具、赛龙舟、烧腊店、叉烧包等等,让许多网友从中找到生活和成长的记忆。同时,歌词里的“得罪君子我看不起”“鸿运不能总是当头”等,体现了闽粤父辈一代的传统观念和精神追求。
音乐没有国界,一首歌曲能超越民族和地域获得认同,首先是因为它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才能无须翻译就可以获得共情。《大展鸿图》之所以火遍全球,除了它的“土嗨”特点,还在于全球网友对于中国文化的好奇心正在上升,以及全球年轻人从中找到了直白的共鸣。即使这些富有烟火气息的故事和文化,外国人看不懂也听不懂,但这首歌曲带来的二创热潮,让全球网友可以加入其中,尽情展示自我,形成热烈互动,不妨被看作一种新型的国际交流方式。
也有人认为《大展鸿图》是糟粕文化,不值得传播出去。诚然,许多流行一时的歌曲是“土到极致就是潮”,但“土嗨”并不等于低俗,一些“土嗨”歌曲其实有一种真实的生命力,背后是一种野蛮向上的状态,反映草根群体的心声和渴望。当短视频平台让大众拥有了表达自我和选择文化的权利,越来越多具有平民精神和平民趣味的创作内容逐渐被推到前台。不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土嗨”神曲,尊重流行文化的兴起,才能关照时代情绪的变化。
艺术本身就是多元丰富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有自己的受众。我们的“土嗨”神曲也能走向世界,这何尝不算一种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