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湖北日报评论员 常少华
7月7日,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已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电商平台关闭官方旗舰店。就在前一天,罗马仕发布停工停产半年的通知。
作为国内较为知名的充电宝品牌之一,罗马仕成立于2012年,连续11年位列天猫双11移动电源品类销售第一名,产品远销海外。然而就在短短一个月,这家企业就几乎“一切归零”。
回溯整个事件,导火索是6月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6月16日,罗马仕宣布召回49万台充电宝,召回原因是“部分电芯原材料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暂停了罗马仕多款快充产品的3C认证。接着,民航局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的充电宝。一边是身陷充电宝安全问题的舆论风暴,另一边是召回损失和产品下架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罗马仕走向停工停产是必然的结果。
罗马仕事件撕开了充电宝行业长期乱象的口子。据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广东佛山一女大学生的罗马仕充电宝发生自燃,就引起公众对罗马仕充电宝安全的质疑。罗马仕这种把“创造好看、好用、好卖的充电产品”作为品牌使命的行业销冠,本应树立行业质量标杆,承担社会责任,如今却把移动电源这一新兴电子领域的好牌“打烂”。缺陷产品带来的安全风险是不可回避的硬伤,而市场上还存在着更多二三十元的充电宝,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如何?有更多潜藏的隐患等待被揪出来。
在一家企业、一个行业发展的任何阶段,安全都是最重要和最首位的标准。没有了安全,再美观、再便利、再低价的产品都必然被淘汰。一家企业从成立到壮大并不容易,背负的不仅是市场的期待和信任,还有成百上千乃至更多名员工的生计问题。企业把好产品的安全关、质量关,是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负责,更是对全社会负责。
罗马仕的“凉凉”,揭示了制造业长期低价内卷带来的深层困境。近年来,充电宝行业的竞争格外激烈,低价成为很多企业的策略,罗马仕也不例外。此次罗马仕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于电芯供应商的品控失手。有企业内部员工透露,罗马仕能给到经销商的利润非常低,这些经销商会在拿到罗马仕的生产许可之后,去找一些不知名的小厂代工,没人打开看充电宝里边具体是什么材料的,真假难辨。电芯自身的不稳定性需要各个环节严格品控,安全生产需要成本,并最终会体现在产品价格上。如若企业一直走低价策略,大搞无序低价内卷,层层传导下来,必将导致市场品控缺位、良莠不齐,产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最终不得不来一次“大洗牌”。
充电宝行业仍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呼唤的是守牢安全底线、深耕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如若不一一整治、加强监管,这种乱象必然导致整个产业生态的恶化和退化,形成难以修复的恶性循环,最终损害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