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原创 不用中国一颗螺丝!印度军队全面排查中国零件,真是好笑至极

据环球时报援引《今日印度》消息,印度国防部启动全面军事采购审查,排查军队装备中的中国产零部件,评估国防供应链脆弱性。这一举措看似果断,实则暴露出印度在国防供应链上的深层困境。

排查行动始于对供应商夸大本土部件数量的担忧。尽管印度早有禁令,可调查发现,部分企业仍通过第三国转运中国零件,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成为重灾区。今年2月,印度国防部就曾因发现中国零件取消400架无人机采购订单。如今随着审查深入,更多问题浮出水面:印度现役装备中,约22%的关键零部件有中国供应链痕迹,军用级芯片九成依赖中国,就连“光辉战机”和“布拉莫斯导弹”的制导系统芯片也大多来自中国。

印度军工(资料图)

印度想摆脱中国依赖,可现实情况却很无奈。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掌握在中国手里,印度虽有全球第五的稀土储量,提炼技术却严重依赖中国,产能仅占全球0.5%,且多为低端产品。军工所需的钨、钼等稀有金属,以及火药推进剂、复合装甲材料等,超60%都得从中国进口。电子元件方面,中国为印度提供90%的军用级芯片与电路,印度本土供应商即便从欧美进口,很多核心器件仍来自中国生产基地。

本土制造业的状况也不乐观。印度推行的“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的印度”战略成效有限。生产关联激励(PLI)计划本想推动制造业发展,截至2024年10月,参与企业生产的商品仅占目标的37%,部分企业因补贴发放缓慢或未能启动生产。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主导的研发项目常因技术瓶颈延期,“阿琼”Mk-1A坦克虽号称本土化率超50%,关键部件仍需进口,且故障率高。私营企业参与度低,还面临军方付款延迟、技术标准不透明等问题,影响了自主研发投入和生产意愿。

稀土(资料图)

在成本和技术上,印度也处于劣势。印度无人机制造供应链中70%的零件来自中国,若从其他国家采购,成本会大幅提高,且很多国家也是从中国进口相关零件。有印度厂商改用欧洲产品后,无人机生产成本激增60%,续航时间却下降25%。反无人机系统的核心雷达信号处理模块,全球75%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印度自研项目因技术问题已推迟3年。

这次全面排查对印度军队的影响不小。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警告,急速“去中国化”可能拖慢武器更新换代进度、推高预算消耗。印度陆军设计局副局长曼恩虽强调减少对中国依赖是关键,但现实是,若严格剔除中国产品,很多装备可能只剩机壳和螺旋桨是印度自产。部分装备采购计划不得不暂缓,军队还得做好“缺件”准备。

莫迪(资料图)

印度想在武器装备采购中彻底排除中国零件,出发点是多重考量,但从供应链、成本和技术等因素看,实现难度极大。若一味出于“政治正确”排斥中国零部件,不仅会推高成本、延迟装备列装,还可能影响国防现代化进程,让“印度制造”的国防梦更难实现。在全球产业链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印度要想真正实现军工自主,还需在技术研发、产业升级和政策落实上多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原创 不用中国一颗螺丝!印度军队全面排查中国零件,真是好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