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强化队伍战备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着力提升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时的专业处置水平,7月3日至4日,武汉消防在长江新区武湖街道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武汉市长江新区南湖村附近突发7.6级强震,造成大面积建筑倒塌、部分人员埋压,道路损毁等灾害。武汉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接到灾情信息后,立即启动地震灾害救援预案,火速集结145名消防救援人员、4头精锐搜救犬及36台救援车辆,携带专业装备,向模拟“震区”全速挺进。
演练首日,消防员们克服酷暑高温,有序完成人员车辆装备点验、现场战前动员、集结营地搭建、后勤伙食保障、安全管理教育等战备工作。随后,消防员们昼夜不息,组织开展区域综合搜救和夜间废墟倒塌救援,按照“1+1+3”编程模式(1名通信员、1名安全员、3 名搜救员),利用无人机高空照明、搜救犬嗅探、生命仪探测等方式进行地毯式、口袋式推进搜寻;利用破拆工具、支撑设备和生命探测仪,通过移除障碍、清理通道、加固结构,一步步开辟通向“被困人员”的生命通道。期间,通信设备按照“三断”条件进行不间断保障,实施信息收集和指令下达,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演练次日,高温持续,挑战升级。消防员们继续顶着烈日,开展更高难度的绳索T型救援、横向向上破拆救援。熟练运用全身吊带、滑轮组、ID 上升下降器、升降机等专业装备,在复杂地形中架设救援系统,安全高效地实施特殊场景下的“被困人员”转运;同时,运用先进的破拆工具和支撑技术,精准定位并破拆厚重墙体与障碍物,在严防二次坍塌的前提下,成功解救出深埋的“被困人员”。由于灾害现场道路损毁严重,救援人员无法直接进行伤员的转运及救援装备的运送,无人机在此次演练中起到救援装备、物资吊运,伤员转运以及抢险救灾现场环境侦查、喊话等作用。
整个演练过程中,参演消防员严格对标“人员、装备、预案、指挥、保障”五到位要求,严格遵循“全要素、全流程、全实战”原则,科学设置实战科目,系统检验重型地震救援专业队应急响应机制、装备携行标准、战术应用水平及协同作战能力。面对高难度、高标准的救援科目,全体参演人员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充分展现了武汉消防在专业化、规范化、实战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此外,长江新区武湖街道组织机关、社区(村)应急服务站常备人员共计50余人到场观摩学习。
此次跨区域地震实战拉动演练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综合救援能力,为完善地震灾害救援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武汉消防将持续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