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朱惠、通讯员谭莹、熊苹茜)继上周武汉市汉阳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规划、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黄金十条”的发布后,7月4日,汉阳区“科创觅知音”成果转化活动走进武汉大学,现场12个科创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健康等前沿领域。
公路隧道巡检与自动灭火四足式机器人应用场景,针对隧道日常巡检运维和应急处置效率低的痛点问题,开发决策调度平台和四足式机器人装备,有效提高隧道安全韧性。
移动码垛机器人项目主要从事双臂移动装卸车机器人业务,团队融合自研的软件及硬件,形成目前国内第一梯队的装卸效率及举升重量,具备技术先进性及市场竞争力,项目拟在汉阳成立生产制造总部。
脑机接口智能终端项目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与脑机接口应用研究,在脑电芯片、脑机交互技术、脑电信号精准分析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项目拟在汉阳成立技术中心和华中区域总部。
活动现场,汉阳区向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院,推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规划及《汉阳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并面向全国优秀企业发布汉阳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揭榜挂帅合作项目。
汉阳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精心构建“1区2街区”三位一体格局。其中,核心区聚焦智能驾驶垂直领域,腾讯(武汉)数字产业基地等四大载体,构筑龙阳街道四新大道AI产业集群。示范应用街区深度赋能汽车、大健康和文旅三大场景,生活服务街区实现教育、城管、交通智慧融合。
汉阳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将建设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平台、全流程科创服务平台、全周期金融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人才实训平台、市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打造全生态服务体系。
“让您的科创梦想从一行代码,成长为一座产业高地。”汉阳区重磅推出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黄金十条”,以最高亿元量级的综合资助,为扎根汉阳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的各类AI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