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通讯员胡艳)7月3日14时,装载着390吨货物的“汉亚1”号货轮靠泊武汉阳逻港,早已在码头等候的边检民警,迅速登轮为船员办理入境边防查验手续。
“汉亚1”号此次执行的是“名古屋—武汉—釜山”三角航线任务。
“直航优势太明显了。”刘展旭向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过去货物需经上海中转,卸箱、等船期、再装箱,动辄耽搁5到7天。现在阳逻港直航日韩,6天就能从名古屋抵汉,全程比传统模式节省一半时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阳逻港直航业务共检查出入境船舶81艘次、船员1267人次,国际直航货运量达137725.63吨,同比分别增长32.79%、25.32%、195.58%,三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跃居长江中上游港口直航业务首位。
据介绍,上半年的亮眼成绩主要得益于直航航线的新增及加密,例如新开通的“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等。业务量成倍增长,如何保障服务“不打折”?
“我们联合海关、海事、港口等8家单位组建武汉新港红色国门党建圈,首创联合巡航、联合登船、联合处突三联合模式。”汉口边检站执勤队副队长刘汉介绍,这一模式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间,有效节约了船舶在港停留成本,助力武汉港跻身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行列。
“边检民警24小时值守,永远比船先到码头。”刘展旭回忆今年年初的一幕:一名船员深夜作业时手指被切割机重伤,血流不止。“凌晨一点多,一个电话,边检立即开启绿色通道,车辆直接开到舷梯下,伤员得以最快速度送医。”
这种“靠前服务”已成常态,截至目前,边检站已收到企业致谢锦旗5面。
在繁忙的码头后方,一套“立体追踪+前后联动+网格管理”的智能通关系统正全天候运转。
通过AI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可实时追踪船舶轨迹、智能预警风险、精准调配监管力量。今年以来,该站高效办理口岸行政案件2起,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船舶快通关”。
据介绍,“汉亚1”号卸完入境货,装上新货,次日上午将出发去釜山。